浙江外贸稳中培育新动能
“这一年,我仿佛都是在飞机上度过的。”日前,嘉兴某家纺企业董事长费中富感慨。2022年12月,费中富跟随省级商务部门带队的“抢单团”飞赴德国、法国接订单,由此揭开了浙江“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的序幕。
2023年是疫情防控转段后的第一年,外贸大省浙江交出了亮眼的答卷——开局平稳,逆势增长,重质保量。1至11月,浙江进出口总值达4.50万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出口3.28万亿元,增长3.5%,出口占全国的15.2%,居全国第2位。
外贸数据的上扬,来自不断增加的订单。自启动“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以来,截至2023年12月10日,全省共有2709个团组赴境外参展、开展经贸洽谈和招商推介等商务活动,联动企业15384家次、31485人次,达成意向订单超1820亿元。
陆续举办的海内外展会,让外贸企业获得了更多信心。“展会依然是我们与境外客商建立联系、展示新产品最重要的窗口。”采访中,部分企业表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渠道广交会2023年全面恢复线下办展,让他们接到了不少订单。
除了广交会,浙江还积极组织和鼓励企业参加各类海内外行业展、综合展。截至2023年11月底,浙江省商务厅共支持货贸类展会123场,组织4320家次企业参加,接洽客户42万人次,出口意向成交金额超140亿元。
浙江鲜明的块状经济为外贸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背后,有众多特色产业集群作支撑,这也是“浙江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广交会浙江省交易团副团长王舒立介绍,浙江生产型企业参展比例显著增长,体现了浙江制造水平的升级,“以家电和机械为例,这两大产业的全球竞争非常激烈,而浙江在最激烈的地方突围,恰恰体现了民营企业的韧性和优势。”
前不久,全面升格的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浙江举办,浙江在数贸会现场签约项目达32个,总签约金额达1558.5亿元。
掘金数字贸易这片外贸新蓝海,10月,首批浙江省数字贸易示范区入围名单公示,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国家自贸试验区萧山区块、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义乌自由贸易发展区等将作为承载平台,高质量推进浙江省数字贸易示范区建设。
在贸易摩擦频发、全球外需不稳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成为许多外贸企业的新蓝海。数据显示,1至11月,浙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占浙江出口的49.7%,出口增长贡献率为134.7%。
新市场新客户增加,企业如何降低接单风险?浙江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浙江省商务厅联合出口信保、杭州海关等单位建立了成熟的合作体系。企业接单后,金融部门提供融资便利、海关提供通关环节便利,助企放心接新单。截至10月底,辖内出口信保公司累计为2.4万家企业的767.7亿美元外贸出口提供承保支持;帮助企业挽回损失超4.34亿美元,同比增长4.6%;对材料齐全的出口信用保险限额批复办结率超90%,500万美元以下统保平台区县覆盖率超90%。
稳外贸,需要久久为功。接下来,浙江将围绕“五个新”,针对性打好“稳”传统市场、“拓”新兴市场、“调”产业结构的组合拳,全力稳固订单和产业关键核心环节,为全国稳住外贸基本盘作出浙江贡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