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海州:“四下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惠民生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把落实“四下基层”与当前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成果转化,切实办好一批惠民利民的民生实事,用群众满意度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我们通过增设助老设备、明确驻店药师用药提示职责、推动增加语音版药品说明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适老化改造工作效果。”海州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张团表示。
去年,海州区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市面上部分药品包装和使用说明书存在字号过小问题,存在一定的用药安全隐患。市、区两级检察机关通过圆桌会议、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积极履职,最终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相关要求,并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为进一步拓宽服务内涵,让药品说明书更“智慧”,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连云港市检察院指导下,海州区检察院在推动辖区39家药店提供放大复印件等专业药事服务基础上,大力推动本地药企与网络平台,通过药品溯源码的形式,推出语音版药品说明书,更好地保障老年人权益。
围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问题,海州区依托“红韵海州”智慧党建平台、电话热线等,积极开展“民呼我为”“接诉即办”。同时,海州区领导干部传承弘扬“四下基层”工作作风,通过蹲点调研、带案(问题)下访、个别走访等形式,深入企业、社区、群众家中实地调研和现场办公,用心用情将群众关心的大事小情做好做实;5700余名党员干部通过“双报到双服务”形式,深入基层一线,常态化、精准化开展政策宣讲、帮扶慰问、治安巡逻、认领群众微心愿等,帮助解决群众问题2200余件,努力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清单”,提升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居民的呼声就是汇集治理力量的“哨声”,以新海街道为例,当地用好“四下基层”传家宝,依托党员“双报到”平台,形成党组织、党员“双报到”服务“菜单”。针对群众反馈渠道不畅通,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潮汐”窗口及“办不成事”窗口,并同步在11个社区、34个小区设置党群服务站,根据矛盾纠纷从小到大、由易到难建立“三级联调”工作队伍,推动矛盾纠纷分层治理、高效处置。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新海街道通过走访、调研收集中央大厨房、百穗餐厅等食堂配餐点意见建议18条,推动社区在配餐质量、菜品种类、惠民力度方面不断优化,深受群众好评。不仅如此,借助老旧小区改造东风,盘活闲置资源,街道打造青年创客中心、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失能半失能护理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聚力优化“15分钟便民生活圈”。
“为了让群众切实感受‘警察就在眼前,平安就在身边’,我们确定辖区30个重点区域,98个重点部分,182个重点场所,通过平安海州管控平台,推出预警和工作指令,提升工作精准度和显性用警有效性。”据连云港市公安局海州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海州公安分局始终把“为民服务”作为巡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情将巡逻警车、警务工作站打造成流动服务哨、群众救助点,着力推动巡逻防控与矛盾调处街面化,竭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据统计,巡防警务开展以来,累计出动民辅警6万多人次,警车2.1万辆次,发动群防群治力量4万余人次,帮助群众1500多人次,辖区可防性案件下降47.36%。(邵沛源 王一平 史文婷)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