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滁州①|“千亿产业”背后的“一粒砂”
滁州,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如今在追“光”逐“链”的道路上,毫不避讳自己的新目标: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滁州的梦想,源自“一粒砂”。
说起安徽凤阳县,很多人第一印象是: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也是小岗村所在地。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还是“全国石英之乡”,石英矿储量、品位和综合利用价值均居全国第一位,华东地区玻璃产业用石英原料70%以上来自这里。
现在,滁州市光伏产业产值已突破千亿。从“一粒砂”到“千亿产业”,滁州抓住历史机遇,扬其所长,争当安徽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动力电池产业第二城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
“一粒砂”长啥样?
仲冬时节,寒风刺骨。近日,记者登上凤阳县大庙镇的一座石英矿山上,看到这里的开采一片火热。
大型挖掘机挥舞着“铁臂”,把山上略带暗黄的“石头”装进运输车里,一辆运输车装满,一旁等待的另一辆车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地运送到石英加工厂内。
记者从脚边捡起一块矿石,看上去白色略带暗黄,因含有铁元素的原因,还微微泛红。在阳光的照耀下,石头表面的颗粒闪闪发光。
提到凤阳县大庙镇,或许很多人没有听过。但是在玻璃行业、光伏行业,大庙镇的石英矿就是一个“金字招牌”。
在这个面积只有160多平方公里的小镇上,聚集了凤阳县90%以上的石英矿,生产了全县95%以上的石英砂。
“不仅储量大,而且质量高。”凤阳琅琊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王甄告诉记者,过去这里的石英矿主要用于制造玻璃、建材等低端产品。但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这里的石英矿成为光伏玻璃等高端产品的重要原料,身价也随之翻倍。
走下矿山,来到凤砂集团,在这里,矿石经过破碎、清洗、碾磨等工序后,去掉了黄皮、泥垢等杂质,暗黄的“石头”摇身一变,成了白色的石英砂,握在手里,感觉比沙子还要细腻。
“100吨石英矿石,可以生产出70吨左右的石英砂,但是要想成为光伏玻璃用的石英砂,还必须经过物理、化学等方式,进行分级、提纯,去除有害杂质,最终变成光伏玻璃的原材料。”凤砂集团副总裁鲍锦鹏说。
在大庙镇,像凤砂集团一样的石英砂加工企业共有50家。有庞大的石英砂供应作为“靠山”,今年凤阳县光伏玻璃产能将突破700万吨,占全国四分之一规模,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光伏玻璃生产基地。
“一粒砂”有何用?
“一粒砂”究竟能有多大能量?
滁州用事实告诉你,握紧“一粒砂”,能打造“千亿产业”。
滁州利用石英矿资源,并未停留在招引光伏产业的上游企业,而是构建起石英砂开采加工、光伏玻璃、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封装胶膜、储能光伏电站等日趋完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迈向“世界光伏之都”。
透过企业看地位,如今滁州光伏制造重点企业共有93家,其中规上企业57家。单体投资超百亿元项目13个、超50亿元项目27个,全球光伏前20强企业中,有9家落户在滁州。
透过产能看实力,如今滁州建成光伏组件产能62.6GW,光伏玻璃产能717万吨,光伏电池片产能62GW,主要产品产能均占全省一半左右。
透过投资看未来,如今滁州落地和在谈光伏产业重点项目130余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近千亿元。
根据滁州市发改委提供的数据,2023年1—10月,滁州市光伏产业产值达1104亿元,同比增长56%。以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和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正成为滁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9月20日,滁州隆基四期高效单晶光伏组件项目投产;
10月27日,总投资201亿元、规划年总产能48GWh的力神电池基地项目投产;
11月6日,旭合科技一期高效N型电池及组件项目投产……
“环滁皆山也”,这是千年之前,北宋文豪欧阳修对滁州的最初印象。如今,随着“新三样”的崛起,滁州完成了从“环滁皆山也”到“环滁皆产业”的巨大转变。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