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白菜咋成了最优品质担当
一到冬天,“百菜之王”大白菜便成了人们饭桌上的“心头好”。山东作为大白菜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白菜品质享誉海内外。山东的大白菜地方品种最多,有三百多个,分高桩、矮桩、叠抱、合抱、拧心、花心等多种类型。除供省内消费外,还有大批白菜销往全国各地和海外。
山东的大白菜咋就成了最优品质担当?这与齐鲁大地的风土,以及农人的智慧息息相关。古时候,老百姓生活不易,大多以各种谷物为主要食物,长期缺乏动物性食物。他们要想获得足够的营养,只能依靠蔬菜。于是,人们开始将智慧和技能尽数用在种菜上。
大白菜恰好是这一智慧的结晶。山东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与白菜的生长周期完美契合。大白菜的成熟期足够短,立秋种,小雪收。除了萌苗期、莲座期需生长健壮、奠定充分良好的基础外,决定大白菜产量与品质最关键的是在窝心的时候。山东的秋末冬初,气候冷凉、雨量稀少,这样的自然条件刚好匹配白菜结球的温度和天数。
农业专家通过计算白菜结球期积温数的大小,来验证结球性状的充实与疏松。在山东,白菜的常种品种生长期在一百天左右,结球期在400℃的积温范围内,一些晚熟品种,需要600℃的积温。10月下旬每棵白菜以每天增加80g的重量进行包心,从而出现产量高、包心质量好的丰收。在山东以北地区,大白菜容易遭遇低温危害,尤其是低于5℃时生长速度几乎为零。虽然此时气温不足以使叶片受到伤害,但由于低温持续时间长造成减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会让白菜的口感大打折扣。
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也助推山东大白菜走向巅峰。经过近千年的辛苦劳作,山东农人不断培育和选择,将大白菜的品类发扬光大。要知道,大白菜自身遗传稳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异,同时它的遗传可塑性很强,被引种到不同地区,能很快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随时变化成为一个适合当地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品种。
山东的白菜种植地分四大板块——
首先是胶东地区。这一区域的主要品种,大多是卵圆合抱类型,著名品种有胶县白菜、福山包头白菜、莱西白菜,再就是叠抱类型的城阳青和直筒半包心类型的掖县猪嘴等。上海崇明岛广泛种植的城阳青,据考证始于清道光年间,由六位渔民从胶州半岛引进。
然后是中部地区,包括从济南以东到潍坊市的大片地区。主要品种多是矮桩叠抱类型的白菜,著名品种有济南大根、唐王小根、潍县小麻叶、裴家营小根等。
再就是鲁西地区,也就是济南市以西,从菏泽到东营等广大地区。这里的品种多以矮桩叠抱类型为主,著名品种有冠县小包头、曹县高桩、肥城卷心和直筒型的利津白菜、德州香把子等。
最后是鲁南地区,从济宁、枣庄到临沂、日照等广大地区。这里的大白菜品种多是叠抱及直筒类型白菜,著名品种有莱芜包头、泰安青芽、郯城银帮和枣庄黄苗等。
这些类型不同的大白菜,风味各有不同,主要体现在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各种维生素及粗纤维含量的差异上,但它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从播种到收获,整地、育苗、施肥、浇水、展叶、捆扎,需农民付出艰辛劳作。白菜虽小,却是一道风向标,是农民劳动、农业价值的体现。
山东的农人,还早早摸清了轮作、间作的规律。像胶东一带,大白菜主要以冬小麦为前作,冬小麦收获后土地夏季空闲,秋季栽培白菜。在这种情况下,白菜能在田间及时直播,因此产量较高且病害较少。在济南等地,农人在韭菜畦埂上栽培白菜,韭菜在秋季生长很慢,间作并无不便,同时还能使白菜较少发生病害。
“地翻三遍白菜甜”。山东人对种菜的执着,为大白菜提供了长期熟化、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园土地。种菜如同做事,讲一个“诚”字,人诚地才诚,地诚菜才诚。山东的大白菜产量高,亩产在一万斤上下。一直以来,大白菜是山东人越冬的“当家菜”“镇价菜”。尤其在“瓜菜半年粮”的时代,白菜与地瓜是人们过冬的最佳搭档。近年,胶州大白菜研究所研发的“蛋黄白菜”和“紫玫瑰白菜”,让大白菜告别“白菜价”,一斤可卖到二十元。
围绕白菜的产业链,山东人费心颇多。在明清时期,古人发明了一个重要的储藏方法——窖藏。窖藏方法的出现,让大白菜真正成为北方越冬蔬菜的核心成员。清代的日照老乡丁宜曾在他所写的《农圃便览》中,着重介绍了当时大白菜冬季埋土贮藏方法。这个发明的另一大作用,是进一步强化了白菜的一个特征——白。因为在窖藏状态下,白菜的叶绿素会降到极低的水平,剩下的只有白叶了。
当下的山东人,更是做好 “白菜文章”,深挖“白菜价值”。在胶州白菜的故乡青岛,人们正在进行从育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提升。当地把白菜加工成泡菜,成为“赚汇利器”,以韩国市场为例,预计今年向韩国出口泡菜27万吨,占韩国年需求量的一半以上。
浓到极致是平淡,人间有味是清欢。大白菜,叶片含水量高,适宜多种烹饪方式,不管是熬、烧、炒、蒸、煮、涮、溜,还是调馅儿、煲汤、腌制、凉拌都可以。大家不妨多饕餮几顿白菜,在感悟白菜“向外成长,向内开花”朴素精神的同时,也暖暖回馈农人们的辛劳。(卢昱)
(责编:公雪、邢曼华)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