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电力守护非遗 小城风味依旧
近日,国网黔江供电公司职工来到重庆峡江韵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主动上门为企业开展安全用电检查,确保工厂在用电高峰期安全平稳生产。
机器的轰鸣声中,各条生产线有序且紧密地运作,新鲜出炉的黔江绿豆粉经由真空塑封,得到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滋原味。“泡、磨、烙、烫”是制作土家特色绿豆粉必经的四道工序,将浸泡后的香醇大米混合着清香的绿豆和黄豆倒入磨眼中,通过凹凸的磨盘反复研磨,最终顺着磨缝流出淡绿色的米浆,盈满米浆的铝皮漏斗在旋转的铁锅上“泼墨作画”,一把口感弹韧、豆香浓郁的绿豆粉就此诞生。
“采用传统的方式制作绿豆粉不仅工序复杂,而且生产效率较低,现在我们用绿豆粉烙粉丝加工装置进行加工,繁重的手工制作由现代化机器生产接替,有了电力的保障,我们的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重庆峡江韵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冯国旗介绍。
近年来,饮食类的非遗资源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之一,随着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黔江绿豆粉作为土家特色非遗美食得到了大力发展,借助“线上+线下”的发展模式,依托一碗绿豆粉、一座生产工厂、一套产业链的品牌建设模式,黔江绿豆粉既保留了作为非遗美食的原生态性和活态性,也实现了与现代科技相融,销售市场得到不断拓展,生产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用电高峰期,国网黔江供电公司员工深入生产厂房,对厂区的用电设备开展电力设施故障排查,对厂房内的接线方式、备用电源等设备状况进行隐患检查。同时,用电检查人员结合企业用电负荷、生产规模等参数,引导企业科学用电、安全用电。
“绿豆粉不仅是一道土家特色非遗美食,更是当地的特色产业,有了电力保障,我们不断提升产品的设计水平,提高绿豆粉成品的品质,年产值已经达到200多万元,越来越多的人自主加入到了传承非遗美食的行列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子能够品尝到记忆中的家乡味道。”冯国旗作为推广绿豆粉的先行者,细数着近几年产业发展的成就。
从“手艺”到“守艺”,非遗传承人们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坚守,国网黔江供电公司也牢牢树立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责任意识,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让这一道舌尖上的非遗能够走进千家万户。(何玥晗)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