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打造国际青年人才会客厅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朝阳区三里屯街道充分发挥三里屯在国际消费场景及全球人才链接方面的资源优势,创新推出一系列引智聚才举措,持续优化区域创新发展、创业投资、人才服务环境,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特别是更富有朝气、创造力的青年人才汇聚三里屯,营造高品质人才发展生态,以优质人才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构建三里屯国际创新街区生态体系
三里屯街道辖区内驻华使馆和国际组织达95家,联合国驻华机构17家,拥有近万名外籍和港澳台侨人士,在科技、艺术、商业、投资等领域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数量充足,同时是全球创新网络中关键“节点”城市区域。
三里屯商圈在全市商圈中始终处于第一梯队,首店和旗舰店数量超过100家。三里屯太古里、三里屯4号院、三里屯SOHO、新工体等商业场景聚集,以国际化、高端化、年轻化的发展定位和优势特色,也为全球青年人才汇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国际化社区场景。
“每天有10万到15万人来到三里屯,其中大多数是年轻人。我们希望优秀人才能留下来创新创业。”三里屯街道工委书记孙曙光说,为此,三里屯街道加速构建以“推动多元文化交往、聚力全球青年英才、构筑人才聚合窗口”为主题的三里屯国际创新街区生态体系和国际青年人才会客厅空间矩阵,通过培育年度创新IP场景,为全球化创新创业和青年交往搭建场景,为优秀人才和优质项目落地朝阳发展提供完善的周边配套,逐步建立起包含一个国际对话平台、一个全球人才链接机制、一个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一个国际青年人才品牌、一个青年导师团队的服务体系,实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价值转化。
孙曙光表示,作为朝阳区的地标性商圈,三里屯是首都国际交往的窗口区、年轻人的汇聚地、国际消费的风向标、时尚潮流的生发地,既能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提供国际化人才支撑,又可以提供多元应用场景,同时在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下,让这里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增长引擎。
建设“1+N”特色国际青年人才会客厅
2023年,三里屯街道以“领航三里”“筑梦三里”“荣耀三里”为主线,坚持“文化、国际化”主攻方向,从商圈治理、城市更新、人才聚集等工作角度出发,对标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标准,创新打造“1+ N”特色国际青年人才会客厅。
“会客厅建设‘一厅多汇’的空间矩阵,主客厅发挥展览展示、公共服务、社交互动、孵化加速、国际交流等功能,多个分客厅则围绕国别、产业、群体、商圈等设定主题,形成功能联动与场景交互。”三里屯国际青年人才会客厅项目负责人顾颀说,主会客厅每周开放运营至少6天,全年策划创新活动不低于 100 场,包含主题沙龙、社群分享、榜单发布会等。同时,由不同分会客厅主办,每年将开展四次招商引资活动,并通过服务和联动为“荣耀三里”募集公益基金。
“为有效加强海内外全球校友青年群体与三里屯的链接、增加国际青年人才在京‘归属感’,我们与三里屯街道合作共建国际青年人才会客厅-全球校友分客厅,专注于国际青年人才引进、海归优质创业项目挖掘、国际会客厅影响力推广等方面,打造一个汇聚国际青年人才的世界标杆级特色平台。”埔思学院创始院长杨帆介绍说,将有数十名全球顶尖高校的中国学联主席、总粉丝量超 5000万的知名留学知识文化博主及政商学各界关注青年群体发展的导师团队进驻分客厅,并通过举办“全球青年创新对话”系列活动为青年人才提供一个开放、包容和富有启发性的对话平台,促进国际青年间的互信合作,共同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3年3月,三里屯街道首次发布国际青年人才创新榜单。榜单立足国内、着眼全球,从“创新品牌打造”与“第一资源”角度评选出在“国际消费”“文化创意”“数字经济”三大领域中与三里屯属地产业发展相契合的30名优秀青年代表。
目前,三里屯国际青年人才会客厅已成功举办6期创新主题沙龙,聘任青创导师20余位,成立首批协作联盟,成员单位9家。
建立国际青年人才服务体系
2024年1月5日,三里屯国际青年人才会客厅实体空间建成试运营,并启动2024年“科技+消费”系列创新主题沙龙活动。同时,港澳台侨分客厅、全球校友分客厅、数字消费分客厅悉数亮相。海归创业者、高校创业者、科研创业者、泛科技创业者,国际组织、投资机构、科技企业代表及港澳台侨、新兴青年等,都可以申请预约会客厅使用。
会客厅正在组建专业运营管理团队,负责维护空间常态化运营、开展创新活动等,围绕融资对接、落地发展、政策辅导等内容形成有效服务案例,预计每年至少30名青年人才入库,为不同行业领域的青年人才搭建线上线下交互场景,推动平台聚才、产业聚才、以才聚才,让人才的创新创造成果真正转化为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
“过去一年,会客厅‘一厅多汇’的功能布局初见成效。我们还计划打造港澳风情街和国际青年人才公寓,利用商圈党委将全域营商环境打造得更好,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保障 ,帮助青年成长成才。”孙曙光表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