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元保险安徽分公司:为民“撑伞” 护航发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保险,作为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或缺的金融保障。
“因农而生,伴农成长”的国元保险,成立于2008年,是安徽第一家地方法人保险机构,肩负着“服务三农、保障民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
近年来,国元保险扮演着“托底网”“稳定器”“国有险企”的多重角色,持续推进面向“三农”保障的覆盖面,在“扩面、增品、提标”上做好文章,经过多年努力,已打造出保险深度参与、推动产业发展、带动一方农户增收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连接一线 扎紧风险防控“托底网”
去年,安徽粮食产量达830亿斤,这个数据,清晰地告诉我们安徽在粮食生产方面的重大贡献和地位。
但农产品的脆弱性和农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面对自然灾害时,成为不可承受之重。尤其在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相对薄弱,基础保险服务更是成为短板。
为了扎紧风险防控“托底网”,国元保险累计开发21个中央政策性险种、190多个地方特色农险产品,基本实现了安徽省全部大宗农作物和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全覆盖。
在全部16个市成立了中心支公司,设立了85个支公司、86个乡镇营销服务部、1300多个“三农”保险服务站和近1.5万个村级服务点,构建了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
“国元保险这款农业保险产品真的是保到咱老百姓的心坎里!”回想起去年夏天办理的保险,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香隅镇老虎岗村种粮大户李国庆,仍然喜笑颜开。
李国庆家种植的1230余亩水稻,紧邻长江,多年来受梅雨期强降水影响造成的洪涝灾害,让他心有余悸。
在得知李国庆的现实需求后,国元保险东流营销服务部负责人为其推荐了国元保险商业性水稻种植暴雨巨灾指数保险产品,“在一定时间内,只要咱们这儿的降水量达到合同约定的数值,国元保险就能按照规定对您的水稻进行赔偿啦。”
“哎呀,这太好了!我现在就投保!”在双方的协商下,成功开出池州市首单商业性水稻种植暴雨巨灾指数保险,为李国庆的1230余亩水稻田提供了49.24万元风险保障,有效维护了水稻的稳产高产,为水稻种植户撑起暴雨巨灾的“保护伞”。
延链补链 当好农业生产“稳定器”
对于广大农民而言,缺少必要的农业生产资金,是制约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原因。 为了支持农业生产,国元保险将普惠贷与保险紧密结合,让农民朋友拥有更多获取信贷资金的途径。
去年8月24日,蒙城县漆园街道黄牛小镇养殖户潘某足不出户,在国元保险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就为自己养殖的65头肉牛购买了保险,并且凭借保单增信功能,以肉牛活体抵押,成功获得蒙城县农商行的65万元贷款额度。
这是亳州市实施“秸秆变肉”工程以来,新肉牛养殖保险政策首单保险和首笔肉牛“活体抵押贷”。
近年来,亳州市鼓足“牛劲”闯新路,在安徽省率先实施“秸秆变肉”工程。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秸秆变肉”工程战略,国元保险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专业优势,一手联系肉牛养殖户,一手协作合作银行,银保协作共促肉牛振兴计划,创新推出“惠牛保”全产业链保险,助力“秸秆变肉”工程跑出加速度。
购买农业保险后,凭借国元保险出具的保单,即可向银行申请肉牛“活体抵押贷”贷款,每头牛贷款额度最高达10000元,政府对贷款养殖户给予50%比例的利息贴息政策,融资成本大大降低。
有数据统计,去年,国元保险通过开发“保险+信贷”产品帮助农户融资超过38亿元,推出花生、牛饲料、鱼饲料等171个“保险+期货”项目,提供价格风险保障22亿元。
防重于赔 践行国有险企“新使命”
农业的茁壮成长,保险企业不能仅仅局限于充当“事后诸葛”的角色,更要发挥防灾减灾的重要使命。
当前正是小麦越冬田间管理的关键时节,国元保险阜阳中支农险工作人员积极下乡宣传农业保险政策,推广科学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农业保险知晓度和满意度。
“你们来得太及时了,过完元旦,我就想着给种的小麦买保险,正准备和你们联系呢。”临泉县土陂乡秀梅家庭农场负责人说。
为进一步普及农业保险惠农政策,临泉支公司工作人员开足马力,深入田间地头,向广大农户详细介绍小麦保险的保障范围、保险费率、保险责任及理赔标准和流程等,针对农户关心的相关政策问题耐心解答,受到了农户们的一致欢迎。
在阜南县焦陂镇杜郢村李涛种植的麦田里,阜南支公司工作人员组织农技专家对冬小麦田间管理技术开展现场讲解,结合小麦生长现状,从土壤墒情、病虫草害、浇水施肥、越冬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为小麦稳产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在全省各地,国元保险通过与农业技术人员合作,定期将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将风险防控措施前置前移,尽可能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系列损失。
保险产品、保险科技、保险服务……一个个故事,写不尽人民群众的欣喜与温暖;一项项措施,激发出乡村振兴的活力与能量。以人民的需求为需求,立足新起点,国元保险正充分发挥公司的专业优势及基层服务网络优势,描绘一幅和美共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