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绘好防沙治沙用沙“作战图”

发布时间:2024-02-23 10:50:00来源: 内蒙古日报

  仲冬的巴林草原,积雪与群山相映成趣,流露出安然素美的意境。

  驱车自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城区出发,一路向西,便是大板镇浩饶沁嘎查万亩沙障区。“30年防沙治沙路,浩饶沁沙地已成绿洲。这条路夏天绿植成阴、绿色满眼,周边锦鸡叠翠,柠条丛丛。”原巴彦尔灯苏木(现已并入大板镇)副苏木达宝音说道。

  上世纪90年代初,巴林右旗沙化土地面积达402.76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6%,沙区人饱受风沙的危害。

  沙地必须要治理,怎么治?巴林右旗原巴彦尔灯苏木林工站提出了采取用长度1米以上柳条、锦鸡儿条和杨树枝等,在每个树苗四周埋设长宽各4米的正方形沙障,沙障与沙障相连接的“网格化沙障固沙法”。此方法有效阻挡了风沙对树苗的侵袭,1995年树苗存活率超过90%,沙障里的踏郎条全部生根长叶形成再生沙障,截至1998年秋,浩饶沁沙地累计锁沙12000余亩,牧民群众终于告别“出门吃沙”的艰苦生活。巴林右旗首创的“网格化沙障固沙”模式挑战“黄龙”,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

  沙地锁得住,植绿也要跟得上。在巴林右旗黄花治沙林场,成片的樟子松已成规模,筑起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这片面积4054亩的樟子松是“中国绿化基金会”蚂蚁森林650号林,属于公益造林项目,共有30万株。经过3年的精心管护,樟子松成活率高达98%,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45%以上。

  “这片樟子松不仅挡住了风沙,还调节了小气候,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巴林右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修广成说。

  “黄沙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修广成说,全旗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造林与封育相结合,着力实施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等系列生态工程,助推全旗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巴林右旗累计完成营造林172.54万亩;实施内蒙古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项目5.6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10.45万亩;实施森林抚育26.16万亩;实施人工种草26.2万亩......

  “治沙”取得成效,“用沙”再获机遇。在巴林右旗西拉沐沦苏木,防沙治沙中引进先进产业项目,使当地农牧民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实现了生态受保护、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在西拉沐沦苏木胡日哈嘎查耕地储备库项目区,去年的葵花种植让“不毛地”成功蝶变“聚宝盆”。

  “这曾经是一片4000亩白茫茫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华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总经理张景振说,在防沙治沙过程中经过科学调研探索种植葵花,每亩地年产量400斤左右,为老百姓大约增收1000元左右。

  除此之外,西拉沐沦苏木还引进了麻黄草种植项目,麻黄草根系发达、抗旱耐寒,能够在沙性土壤中生长,是优良的固沙作物,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麻黄草根系最高能达到七八米深,去年第一期种植500亩,今年第二期预计种植2000到3000亩。”内蒙古青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之源说。该项目采取农牧民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进行建设,每亩地10%的产值给农牧民分红,农牧民每年每亩土地可以分到至少500元。

  去年深秋,“坚决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号角在巴林右旗吹响,70余家单位10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其中,力争带动全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防沙治沙工作中来,坚定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信心决心。

  “人工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工程固沙6万亩,规划退化林分修复27万亩,重点区域绿化1.75万亩,锦绣海棠经济林建设0.3万亩......”巴林右旗旗委书记靳江波用一段数据擘画“十四五”防沙治沙用沙“作战图”。

  俯瞰巴林右旗一万多平方公里沃土,双翅横展,状若蝴蝶。作为治沙的一大创举,“网格化沙障固沙法”见证和记录了巴林右旗战黄沙的智慧和勇气,也让巨型“蝴蝶”破茧振翅飞。(记者 肖璐)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