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新春走基层丨一木一纸印华年

发布时间:2024-02-27 10:48:00来源: 人民网-山西频道

  “适当喷水,给木版上墨,必须上匀。木版刷亮了把纸轻轻铺上,铺上就不要动了,用力趟一遍,从中间向四周慢慢推平……”

  2月23日,太原美术馆一角,墨香味弥漫。年近七旬的吴百锁在一群人注视下,手把手教一名8岁的女孩制作木版年画,一脸认真。

  一长桌、一梨木、一红纸,经过润墨、铺纸、按压,自宣纸一角轻轻提起,短短几分钟,小女孩手中,一幅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祥云龙》年画跃然纸上。

  尽管一场暴雪刚过,道路湿滑,但市民们还是从各处赶来,参加这场元宵节文化体验活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吴百锁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木版年画传承人。这个春节,他亮出拿手绝活,以生肖龙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传统与现代感兼具的木版年画和各种文创产品。年画好看,名字也新潮,《龙行龘龘》《莲年有鱼》《富贵福》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这些作品因贴近生活,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今年订单比往年还多,前段时间我每天睡四五个小时,从早上四五点就起床印制了。”吴百锁说,购买年画的来自全国各地,也有外国人,“前段时间还给马来西亚、法国顾客寄过去好几百幅呢!”

  年画都是手工制作,比起省事,吴百锁更看重质感。一幅年画从刻版到完成,中间历经七八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独特技法。在他看来,年画不仅要外观好看,还要充满神韵。

  “我手上这幅年画,叫祥云龙,寓意就是龙年要龙腾虎跃,吉祥如意……”活动现场,吴百锁拿起一个文创摆件介绍道。祝福的话从这位白发白须、身着红色唐装的和蔼老者口中说出,更添一份喜庆。

  排队领年画的人群中,喊出一声“好”!循声望去,一名40岁上下的时髦女士快人快语,“您在省图做活动我就参加了,过年家里摆的就是您的作品,特别有年味。今天是专程来体验制作的,也想了解更多年画背后的故事。”

  每次做文化推广活动,吴百锁都要现场制作、免费送出近百张年画。“生活里有什么,年画里就有什么”,各行各业、各个年龄的人,在吴百锁的年画里都能找到慰藉。

  据介绍,绛州木版年画分为门神、侍女、戏曲故事、祈福等8类,发端于宋金,兴盛于明清,已传承近千年,以用色鲜艳、注重寓意而闻名,是中国木版年画艺术的重要代表。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原有作坊停产歇业,老版散失民间,匠人老去,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困境。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吴百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三十多年来,从事文化领域工作的吴百锁和爱人一直在做绛州木版年画的收集、保护、整理、研究工作。“目前我们收藏了各个时期的老木版3000多块,涉及生活中各个领域,有宋元时期的、明代的、清代的,也有现代的,可以制作出1000多个品种的绛州木版年画。”吴百锁自信满满。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深入推进,吴百锁创作的木版年画更受欢迎了。

  除了赶制订单,他还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展示交流活动,除了国内的城市,还前往韩国、日本、匈牙利、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近距离展示我国的非遗文化魅力。同时,他还与部分学校搭建合作平台,建立绛州木版年画传习所,吸引年轻人学习制作,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兴趣能谋生,是件幸福的事儿。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进一步宣传推广这项非遗技艺,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木版年画,并把这项技艺好好传下去。”吴百锁愿望迫切。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