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这十年|“热线+网格”聚焦急难愁盼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人民网北京2月29日电 (记者李博)记者从北京通州区2月29日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副中心基层治理品牌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入推进“热线+网格”模式,全方位打造“智慧管理网”,持续实施“小微项目惠民生”工程,2023年累计完工200个小微项目,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解决12345诉求935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常态化社区议事协商机制向基层治理单元延伸覆盖
通州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副局长张全书介绍,制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基层治理五年行动计划(2022年-2026年)》,并将基层治理工作任务纳入区委综合绩效考评内容。“我们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向管理网格、小区、楼门院等治理单元延伸,物业企业、业委会(物管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持续保持100%。”张全书说,全区463个物业管理单元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96.8%,物业服务覆盖率99.4%,党建引领物业管理“三率”水平和质量持续提升。“1+25+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持续完善,设立全市首家村级“两站一中心”综合服务站。在全区推广基层党组织“政治体检”机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北京城市副中心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孵化中心(基地)平台支撑作用,确定新华街道、通运街道、梨园镇等5个街镇作为试点,逐步搭建培养社工人才、孵化治理类社区社会组织、做实“五社联动”的综合性平台。常态化社区议事协商机制逐渐向管理网格、小区、楼门、院落等基层治理单元延伸覆盖,“微提案”“微治理”“微服务”深入开展。确定2个街乡镇级、9个城乡社区及议事厅市级示范点和51个区级议事厅推广点,以点带面推动实现社区“月月有协商、人人会协商”。
“我们研究制定《2023年通州区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推动解决重点民生诉求问题工作方案》,先后印发问题解决建议方案、责任清单、政策清单、任务清单等配套文件,统筹推动全区接诉即办工作提质增效。”张全书表示,按照“成熟一个、推动一个”原则,平稳有序推进试点撤村建居工作,梨园镇西总屯村率先实现撤村建居。进一步夯实基层平安基础,坚持推进区、街乡镇、社区村三级“一站式”解纷平台,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探索村居“融合发展”
2024年为城市副中心“促进基层治理年”,将促进党建引领提质升级。落实“四下基层”要求,全面启动在社区、村“两委”考核中完善群众评价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与服务群众效能“双提升”。
着力构建“副中心有我”全民动员体系。持续壮大社会组织力量,积极引入吸纳专业社工力量,不断释放社会工作事务所在链接社会资源、提供专业服务方面的优势。促进“七有”“五性”稳步提升。坚持问题导向,梳理各领域存在问题,面向群众实际生活需求,持续推进公共服务资源扩容提质。
大力推进基层治理创新。进一步呼应群众诉求,解决治理难题,进一步探索出一批具有副中心特色的可复制典型经验。探索村居“融合发展”,积极稳妥开展撤村建居工作,通过探索“过渡型社区”治理新路径,推进“村居并行”社区向“村居融合”发展。
促进“热线+网格”升级完善。健全完善“热线+网格”治理模式,开发通州城指APP市民端应用,开通居民和商户企业反映问题端口;持续深化“热线+网格+吹哨报到”平台建设,丰富大数据画像内容,为“热线+网格”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促进基层治理智力赋能。探索推动“城市大脑+数智之城+未来社区+活力乡村”建设模式,形成一批群众爱用、基层受用的跨场景重大改革成果;推进科技赋能基层治理,促进副中心“云窗口”智慧政务与基层治理深入对接,提升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
进一步探索京津冀协同治理。积极发挥示范区理事会、执委会等管理机构作用,建立区域产业协同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头雁”工程和村级后备人才“星火计划”,进一步健全基层治理专业人才考评激励机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