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务求取得实效 江苏多形式广覆盖让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发布时间: 2024-06-12 15:41:00 来源: 新华日报

  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精心谋划部署、统筹推进落实,深刻认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压实领导责任,抓住学习重点,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是纪律部队、执法队伍,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加强纪律建设。”在省监狱系统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上,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明强向全系统提出明确要求。连日来,全省监狱系统聚焦实用实效,充分发挥刑罚执行资源优势,精准分类施教,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研讨5600余次、专题党课990余场、主题党日活动1300余次。同时,通过“江苏监狱大讲堂”等载体,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条例》解读讲座,促进民警学深悟透学到位。

  为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全省各级党组织分阶段举办专题读书班,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逐章逐条学,真正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常熟市建立“双听双学”工作机制——通过“旁听互听”提质效、“督学促学”比成效,针对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镇(街道)、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织专班专人列席督导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3次;聚焦基层党组织,交叉选派1200余名组织、纪委、宣传等条线骨干力量,现场观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近500次,督促深入交流对标找差,学习借鉴拓宽思路。

  高邮市以党校讲师、纪检监察系统干部、参加过上级培训的党员干部等为骨干,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特点,以“云端共学”的形式,面向全市2800多个基层党组织4.6万名党员进行《条例》宣传阐释、培训解读,提升学习实效。

  贴近基层的板凳课堂,便捷学习的党群服务阵地,实时互动的云上学习……各地各部门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推动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不断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

  在海安市,一个个“板凳课堂”把党纪学习教育延伸到基层一线。“我们充分发挥‘小板凳 大课堂’作用,每月制定教学计划,邀请纪委监委负责同志、省市专家学者等作专题辅导96场次,组织‘理论轻骑兵’、退休老党员等结合身边违法违纪典型开讲900余场次,确保党员听得懂、感兴趣。”海安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党建办主任吴兰说。

  5月20日,在泗洪县青阳街道蓝天社区党员活动日上,泗洪县铁军艺术团党支部书记张绍宝声情并茂地讲述刘少奇、彭雪枫等革命先辈在泗洪的“清风故事”。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泗洪建立“书记领学、个人自学、研讨深学、培训促学、解读助学”的“五学”机制,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带头领学促学1600余次,开展各类解读研讨700余场。

  针对不同对象,各地各部门积极创新学习载体,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讲案例、明规矩。省委网信办青干班把握网信工作特点,从年轻干部成长实际出发,在逐章逐条学习《条例》基础上,用好网上资源和网下阵地,勤学一点、学深一层,推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深植年轻干部心中,落实在工作中。

  无锡市惠山区组建产业链“雁阵学习组团”,由龙头企业担任团长,镇(街道)、开发园区党建指导员“蹲链”指导,引导全区331个“两企三新”党组织、5190名党员立足岗位、结合实际,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省人民医院各临床党支部积极探索将党纪学习教育与为民健康服务紧密结合的新路径,落实“一号管三天”政策,大大提升群众就医的便捷程度和满意度。“考虑到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各党支部灵活调整学习模式,实现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体研学相促进,不仅确保党员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够持续深入学习,还使得党纪学习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工作、贴近群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丁强说。

  南京邮电大学强化“三个结合”,将党纪学习教育与机关作风建设年专项行动相结合,聚焦“最多跑一次”“严格考勤管理”“担当作为、提能增效”等,以党风带作风、校风;与学校第四届党委首轮巡察相结合,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与落实学校“2024行动方案”相结合,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建设电子信息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动能。

  连日来,各级党组织抓住学习重点、丰富学习形式,以“一场庭审现场”“一次专题研讨”“一份纪律提醒”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让铁的纪律在常修常炼中真正成为自己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林元沁)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