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灵境胡同至平安大街街区全要素焕新亮相

发布时间: 2025-01-08 15:50: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1月7日电(记者鲍聪颖)以“考古式”研究的方式挖掘城市记忆,呈现城市与建筑的底色;老字号商铺重现传统经典元素;以林荫街巷勾勒强化老城骨架,构建西城特色城市绿道……1月7日,记者从北京西单街区保护更新工作专班获悉,全长2公里的西单-积水潭线性街区的一期工程(灵境胡同至平安大街段)已全要素焕新亮相。一条有林荫可纳凉、有历史可发掘,满眼绿色、骑行通畅、悠悠古韵与现代时尚融合的大街展现在市民面前。

  据了解,西单-积水潭桥一线是北京老城空间格局的重要街区和内环路核心骨架。西单-积水潭线性街区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自2023年8月启动以来,结合街区及百姓切实问题,从道路交通、景观环境、建筑风貌、市政设施、夜景照明和业态提升等多维度全力打造具有和谐宜居的花园街区。

  改造体现绣花功夫 以“考古式”研究的方式挖掘城市记忆

  西单北大街一线有着近700年的历史,是自元大都建都以来,一条以稳定的尺度镶嵌于老城内的南北纵贯线,街区文化底蕴深厚,街道空间结构保存较好,建筑类型以传统平房院落为主。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多的私搭乱建、广告店招、箱体飞线已经将建筑包裹,不仅失去了传统建筑风貌的特色,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设计单位负责人表示,拆除违建、慎重剥离建筑立面比较简陋的现代附属物后,有些建筑就露出底色,呈现出与历史原貌契合的样子。如何在改造中把握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保护尺度?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在老城更新里下手要轻、要体现绣花功夫的宗旨,“我们不想把它恢复成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静态面貌, 而是以‘考古式’研究的方式,探寻保护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和时间印记,力求展现城市动态演进的真实历史进程”负责人说。

  记者在西四北大街212—214号看到,之前的玻璃幕墙被拆除,露出了里面的青砖灰瓦,辅以圆拱红窗,古朴之意扑面而来。作为广受市民欢迎的杏园餐厅也进行了建筑风貌的提升,门脸恢复了传统合瓦制式的坡屋顶,立面饰以传统花鸟风格的油饰彩画,再加上红色窗棱、大红灯笼,历史感油然而生。

  据悉,一期工程对350处建筑单体进行立面风貌整治,拆除高层加建,凸出建筑红线的幕墙、外立面附属物“棚亭阁”“推改扩”等140余处违法建设总计8600余平方米。

  老字号商铺“换脸”重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

  西单与西四沿线,曾经为明清时期历史上重要的商业街道,街道两侧很多胡同曾以商市命名,商业买卖特征显著。因此,沿街得以保留的老字号众多,砂锅居、张一元、稻香村、延吉餐厅、杏园餐厅、二友居、成文厚、庆丰包子铺、大地西餐厅……在此次整治提升中,老字号商铺成为“重点对象”。

  “我们通过修缮、保护和更新,重新融入传统建筑的经典元素,使得老字号商铺‘换脸’,以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西单街区保护更新工作专班牵头人表示。

  以位于西四北大街的“二友居肉饼店”为例,原来大面积灰色涂料的外墙,如今变成了传统灰色砖墙,加入了壁柱、冰盘檐、垂花门等经典元素,门前的大型电力箱体也被移除,增设了花池座椅,再配以内部的改造升级,不少老客人在进入餐厅前不禁称赞:“这才有了咱老北京那味儿了!”

  位于西四北大街181号的华天延吉餐厅,也在此次整治提升中拆除了现代风格的外挑幕墙,结合原有餐厅朝鲜族绿色元素特点,采用近现代中式建筑风格进行了风貌提升。

  此外,结合文化探访路,还加强万松老人塔、缸瓦市堂、护国关帝庙、义达里等历史文化建筑周边环境整体提升。护国关帝庙门前就采用了有肌理变化的料石,来提示行人行至此处是有文化历史意义的节点空间,周边增加花池以及休憩座椅,并有低调内敛、四季常绿的丛状刚竹来点缀入口空间。

  新添两处城市公园 率先实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100%

  记者在灵境胡同至平安大街段两公里的街道内,发现了多处城市绿地,新添了“灵境翠园”,提质更新了“西四地质科普公园”两处城市公园。

  “灵境翠园的建成使西城区已在全市率先实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100%。”项目牵头人说。

  在此次整治提升中,不仅全线统筹规划10处较大规模城市绿地,还通过分级分类打造沿线特色节点空间,采用补种行道树、增设绿化隔离带、绿色围栏、见缝插绿增彩等多种方式提升城市绿量,以林荫街巷勾勒强化老城骨架,构建西城特色城市绿道。一期工程总计补种行道树90棵,增种色叶乔木227棵,增加线性绿化2428平米,新增小微绿地3237平米,让辖区居民能够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在西四路口东北角,原来常年被违章停车侵占的人行步道被放上了木质座椅,座椅后面的边角空间处棱型状半漏空的灰砖景墙和墙后的翠竹凭添了几许景色,而后面“藏”着的正是原有占据道路的大型电力箱体。西四北大街83号的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附属幼儿园,也在本次环境整治中变了新颜:幼儿园门前地面铺装选用了与建筑相同的红色工艺砖,不仅增强了与建筑立面的整体设计协调性,更有别于沿线深灰色透水砖铺砌的人行步道,营造出一个相对独立的温馨、充满活力的儿童活动区域。除此以外,在幼儿园的周边还增设了多组座椅,方便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可以休憩。“整个幼儿园都变漂亮了,我们也不用站在那儿等孩子放学了。”一位家长开心地说。

  拓展健步悦骑空间 打造高品质出行环境

  据介绍,一期工程通过平整破损路面、清理占道违停车辆、规范非机动车停放、清理改移各类占道设施等多项举措,提高了灵境胡同至平安大街段慢行系统连通性,为市民创造了绿色、安全、高效的交通出行环境。

  在西四地铁站A口紧邻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济寺的内部广场,记者看到其地面通过不同材质及颜色的铺装变化构成莲漪图案,同时,带有滚轮的黑色可移动花箱内种植着红枫、大叶黄杨球等植物,“因为地铁站厅周边覆土较浅,所以想到用移动花箱,这样既可以美化环境,又能满足广场多功能使用需求。”牵头人解释说。

  此外,一期工程还通过对人行步道等公共空间的市政杆体设施进行减量合并集约化处理,将沿线各类杆体由313颗缩减至146颗。通对各类电箱进行“三化”处理,将沿线电力箱体由72台缩减至33台,拆除墙地箱267座,通信箱体13座,全部实现小型化、隐形化、景观化。

  据悉,继一期工程之后,二期工程(平安大街-积水潭桥段)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正全力推动中,二期工程包含新街口南大街、新街口北大街,全长约1.8km,预计2025年亮相。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