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辽宁交出不少有质量、有分量的发展答卷。其中,深化央地合作这道题,可圈可点。
看项目。兵器工业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原料工程、中国中化扬农葫芦岛大型精细化工、航空工业沈阳航空航天城、中核徐大堡核电站1号机组……一大批重大项目在全省各地相继落地。
看投资。两年间,193个重大央地合作项目实际开工141个,已完成投资2390亿元。去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其中,中央项目投资增长27.8%。
“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合作发展,更好地带动地方经济。”近两年,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将中央企业作为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将深化央地合作作为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关键举措,坚持健全机制,着力创新方式,全力推动央地融合发展。
经过两年来的拼搏,全省各地一些成功案例成为央地合作新典范。“目前,我省央地合作工作取得多项开创性成绩,获得系列可推广式经验,达成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为改变外界对辽宁的认识、提振全省人民的发展信心,乃至辽宁全面振兴大业,都作出了令人欣慰的重大贡献。”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辽宁,央地合作已起势破局,为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开创新局面
冬日,渤海湾畔,兴城市徐大堡镇外,海风微兴。1月13日12时50分,又一项标志性建设任务在徐大堡核电站完成——1号机组核岛反应堆厂房CA02结构模块吊装就位。这几年,徐大堡核电站的建设推进很快,说起这个速度,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劲一再感慨离不开辽宁人的支持,“从上到下,大家向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这感慨,有代表性。
近年来,辽宁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作为辽宁不可多得的战略性资源、不可比拟的后发优势,来自央企的支持至关重要。不过,央企体量大,地方“线头”多,双方合作涉及方方面面。央企的支持,如何能与辽宁所需紧密结合?
紧要关头,省委、省政府举旗定势,建立高位推进机制,高位谋划推动央企与辽宁深度合作,在全社会持续“高调”营造央地双向奔赴、合作共赢的氛围。省里成立央地合作领导小组,下设央地合作项目协调推进专班,吸纳了27个省直单位、14个市政府和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作为成员单位,同时建立高位推动机制、问题协调解决机制、跟踪督办机制、信息报送机制。两年来,辽宁省成功举办4次央地合作座谈会、恳谈会,省、市相关层级与央企会商会见超2000次,仅市级层面签署的央地战略合作协议就有367个。
顶层设计绘就,四梁八柱搭好,要想将合作顺利落地、推进下去,相关要素的保障服务机制必须跟得上。
1月22日,农历小年,中铁九局沈阳浑南科技城项目经理韩佳鹏下班后,特意跑到科技城的核心区域看彩灯。两年多前,这里还是建设场面。那时,韩佳鹏和伙伴们也曾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焦心过。“一次,多部门交叉作业交通不畅。本来就该是几家建设单位间协商的事,没想到,从省到市,相关部门的人员都赶到现场协调,作业大通道很快就打通了。”韩佳鹏说。
在省国资委央企服务一处的干部们看来,“韩佳鹏们”点赞的这类服务,都是“太小的事”了,甚至“入不了册”。然而,在央企看来,“小事,能解决实在问题”。这背后,藏着辽宁以“最大的诚意、最好的保障、最实的作风”推进央地合作的态度。为做好长效沟通、问题协调解决、跟踪督办等工作,省国资委建立驻辽央企信息库、央企在辽重点项目库、驻辽央企重大服务事项清单“两库一清单一平台”机制,对近200个重点项目开展“全委、全员、全力、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跟踪督导。协调相关部门在运输任务繁忙的央企门前设立新的交通信号灯,为本桓高速公路提前开通联系供应特殊标号水泥,解决五矿集团陈台沟铁矿采选工程项目用地、供电问题……一年多来,仅“一清单”中累计收集的服务事项就近500个,目前已解决近400个。
“提升央地合作各项要素的保障能力,改善了营商环境,也让央地双方在互利共赢的路上走得更长远,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不断显现。”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小事见大势。如今,在辽宁,央地合作发展的新局面已然形成。
引领新方向
盘锦,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储气库群双台子储气库3#压缩机厂房内,一条庆祝“国产压缩机投产”的旧横幅,挂了好几年也没摘。为啥?车间班长吕剑刚笑称:“天天看着,得劲儿。”
储气库的核心是集注采气装置,集注采气装置的核心就是压缩机。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辽河油田与沈鼓集团强强联合,协力攻关,将国内首台套高压电驱离心式压缩机用于储气库。吕剑刚的“得劲儿”,正是因为“用着辽宁本地生产的产品,碰上操作难题时,沟通方便,解决问题迅速,干活心里有底气”。
这样的底气,恰是辽宁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央地合作新模式的映射。
与过往纾困解难、强弱结合的央地合作模式不同,近两年,辽宁省将央企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以及产业、资金、技术等方面优势,与辽宁丰富的地方资源、产业基础、科教禀赋等充分结合,创新性地将双方所需实现精准对接。围绕稳存量扩增量、产业结构调整、拉长产业链条、深化科技创新,辽宁与央企的合作呈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态势。
开展共链工程,推动“辽品出辽”,多维度结对协作,以央地战略协作推动共链共赢;统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势和辽宁科教资源,以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中央和国家机关等机构部门选派博士服务团成员到辽宁挂职锻炼,组织省市国企优秀青年人才赴央企跟岗学习锻炼,以人才交流打造辽宁全面振兴软实力;缩短与央企沟通半径,设立辽宁省暨沈阳市“央企之家”,建立辽宁国资国企在线监管服务平台,以搭建对接平台聚合优势资源……辽宁将资源禀赋优势展示出来,推荐所能,随着一个个共同发展的生态圈渐次成长,辽宁省央地合作模式、方向也进入全新的境界。
深化央地合作,收获的不只是发展增量,更有因实干而得到的信任。于是,辽宁的合作半径越来越大,路径越来越多。一批批投资者,穿过山海,扎根辽沈,携手共进,奔赴未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