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25年2月10日18版 版面截图
原题:凭“分”拿地,投资热情高涨(一线实践)
1月25日,位于江苏苏州高新区的蔓莎(苏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放假3天,董事长马振国却忙得不可开交,“新基地刚封顶,节后就要装修,新产线也得调试,很多工作都要提前谋划好。”
主打产品为香薰、香氛的蔓莎公司从一个小作坊做起,10余年间,把生意做到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销售额为3.5亿元。
虽然业务快速增长,但蔓莎公司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用地难。“周边用地饱和,发展空间实在有限。”马振国说,多年来,工人们挤在狭小的厂房内赶订单,产能跟不上,每年都因未能及时交付而赔出去两三百万元违约金。
为解决中小企业用地紧张问题,释放民间投资活力,2023年底,苏州在全域铺开“数据得地”创新机制,构建详细评分体系,在企业成长、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上为企业评分,“分”高者得地,将有限土地资源向优质项目进行集聚。
按一项项指标接受评估、赋分后,蔓莎以较高分数得偿所愿。不到3个月时间,公司就拿到40.17亩土地,并实现“拿地即开工”。2024年3月,总投资5亿元的蔓莎全国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开工,并于当年底封顶。新基地将引入12条智能化生产线,预计在今年8月份可实现全面投产。
“跟老厂比,新基地产能扩大了3倍。有了这么好的政策机制,我们企业投资热情非常高涨。”马振国笑着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