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河北福嫂”的北京春节

发布时间: 2025-02-14 15:10:00 来源: 河北日报

  清蒸鱼、椒盐虾……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北京烟树园小区的胡阿姨家里,一桌丰盛的饭菜上桌了。

  “汤圆来喽!”张佳从厨房端来刚出锅的汤圆。

  39岁的张佳是石家庄市鹿泉区人,这是她在北京过的第二个春节。朝夕相处两年多来,胡阿姨早把这位“河北福嫂”当成了自家人:“我和老伴儿岁数大了,儿子常年在国外工作,多亏小张平时把家里收拾得干净利索,还陪着我们热热闹闹过年。”

  新春佳节,阖家团圆的日子。无数人奔赴家的方向,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家政服务业急需人员“补位”。连日来,1200余名“河北福嫂”陆续在京就业。

  一手牵起妇女,一手连接市场。2022年以来,河北连续四年将“河北福嫂 燕赵家政”列入全省20项民生工程。截至去年底,河北省在京服务的“河北福嫂”达9.44万人。

  “反向”进京

  “阿姨,今天是我为您服务的最后一天了,以后有空了再来看您。”2月3日上午,在北京一个小区的贺阿姨家,“河北福嫂”舒云娣将药和一杯温水送到半躺在床上的老人嘴边,喂她慢慢服下。

  床头桌的小本子上,舒云娣用工整的字迹详细写着每隔2个小时喂老人喝一次水、三餐前后服用的药名和剂量……

  舒云娣来自衡水市冀州区,这个春节,她是和贺阿姨一家一起过的。从腊月二十六,一直忙到正月初六。

  “原来的住家保姆回家过年了,因为贺阿姨需要非常细致的护理,过年我就来‘补位’了。”舒云娣说,尽管工期不长,但她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性。

  每天早晨,她会帮老人擦脸、穿衣,动作轻柔。做好营养丰富又软烂易消化的早餐,一勺一勺地喂给老人吃。

  贺阿姨做理疗时,舒云娣时刻关注着她的反应,一边按摩一边问:“力度怎么样?要是重了您就吱声。”夜间休息时,她经常起身,为老人掖好被子。

  “大姐干活仔细,非常勤快。就拿清理大小便来说,这是个脏活儿,也是技术活儿,但大姐干得麻利又专业。”贺阿姨的儿子尹涛说,他很认可舒云娣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素养。

  虽然过年不能和家人团圆,但舒云娣觉得,自己并不孤单。除夕夜,她和尹涛一家围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吃了年夜饭。尹涛向她举杯道谢,让她心里暖暖的。

  “山药松饼、蒜蓉西蓝花、菠菜碎面条,再做一个汤。”2月3日中午,高天梅打开冰箱,开始准备做宝宝辅食和一家人的午饭。

  去年3月,她来到北京江南山水小区做育儿嫂,今年春节假期,她也没放假。

  “过年这段时间,多亏高阿姨帮忙了!”宝妈于女士告诉记者,高天梅辅食做得专业,还教给她不少育儿知识,她们相处得很融洽。

  43岁的高天梅是廊坊人,她说,来北京工作,离家近,看着自己带的宝宝一天天长大,很有成就感。

  同样以育儿嫂身份在北京上岗的“河北福嫂”,还有来自定州的郭叶华。1月16日一大早,郭叶华等80名“河北福嫂”带着行囊奔赴北京务工。陪同她们一起进京的,还有省妇联主席、党组书记刘文萍。

  听着刘文萍细细叮嘱上户后的注意事项,郭叶华信心满满:“我已经参加了两次妇联组织的技能培训,这次还有‘娘家人’送我们上岗,心里很有底气,一定服务好北京的家庭!”

  “河北开展‘送福嫂进京’暖春行动,一方面解了不少北京家庭节日用工的燃眉之急,一方面也叫响了‘河北福嫂’品牌。”北京家政服务协会会长王君说。目前在北京家政市场,“河北福嫂”占比超过三成,实现了一人就业、两家幸福。

  金字招牌

  一面客户送的锦旗,高天梅至今珍藏着。

  第一次上户,面对只有3斤9两重的早产儿,还是新手的高天梅非常紧张。血糖不达标,每隔一小时给宝宝测一次血糖;害怕宝宝昏迷,每隔一段时间挠挠宝宝手心,查看反应……一个月的精心照顾,宝宝体重长到7斤6两。

  服务结束时,孩子父母感激地送来锦旗。

  高天梅算了算,自己已服务过30多个家庭。凭借过硬技能和良好口碑,2024年她被评为五星级“河北福嫂”。

  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住户家里,“河北福嫂”耿燕飞这几天忙着照顾一个刚出生几天的宝宝。

  给宝宝喂奶、拍嗝、晒太阳、做被动操,给宝妈制作营养餐,辅助宝妈进行恢复训练,是耿燕飞的日常工作。内容虽琐碎,但她认真做好每个细节,让宝妈赞不绝口。

  耿燕飞的老家,在石家庄市鹿泉区。2018年以前,她和丈夫开着一家小餐馆,生意一般。眼看儿子要上大学,耿燕飞开始琢磨怎么增加收入。

  2018年,社区妇联鼓励妇女参加家政培训,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月嫂培训。

  “原来当专业月嫂,需要掌握这么多知识技能,真是大开眼界。”耿燕飞说,在完成“理论+实操”集中培训后,她顺利通过考试,拿到资格证,成为一名月嫂。

  上岗前,耿燕飞被安排到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实习。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辅助护士给婴儿喂奶、洗澡、拍嗝,协助宝妈做恢复训练,实践经验不断丰富。

  后来,她又陆续考取了高级育婴师资格证、催乳师证、早期教育指导师证、产后康复师证。7年来,耿燕飞得到40多位北京客户一致好评,收入从每月8000元增长到15000元。她的订单已经排到今年6月。

  今年,也是舒云娣从事家政工作的第7个年头。

  “谁能想到,俺一个农村妇女,也能靠双手打拼出好日子。”舒云娣说,这些年,她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努力增长技能。

  在客户回访册上,她始终保持着“零差评”的记录。

  “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找家政服务员难,像舒云娣一样的好阿姨更是难找。”在王君看来,除了地缘相近、饮食相近等优势,“河北福嫂”技能全面、经验丰富、为人实在,这些都十分可贵。如今,“河北福嫂”已成为北京市场颇受青睐的金字招牌。

  双向奔赴

  “大姐您做育儿嫂多久了?”

  “5年了。”

  “给孩子添加辅食这块儿,您有什么经验?”

  “一般是按从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来添加,第一次喂辅食,要细心观察宝宝有没有过敏反应。”

  …………

  2月13日10时,通过河北寸草三春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官方小程序,北京宝妈王女士与“河北福嫂”李瑞英开始线上面试,同步出现在画面中的高圣超,不时做着记录。

  “春节前后,我们的咨询电话一个接一个,这两天也在忙着安排面试。”作为公司在北京输入基地的负责人,高圣超敏锐关注着北京市场需求,“比如这位宝妈,孩子3个月了,要找一位住家育儿嫂,希望辅食做得专业,懂早教训练。”

  高圣超要把这些记录及时反馈给总部,以便公司有针对性地更新培训内容,提升“河北福嫂”的能力素质,满足市场需求。

  高圣超告诉记者,家政员上户3天后,公司会对雇主进行回访:“客户普遍反映,‘河北福嫂’朴实、本分、能干,去年以来,我们公司已经向京津输送福嫂700多人次。”

  近年来,省妇联积极搭建“河北福嫂”与家政市场双向奔赴的桥梁,先后在京津搭建60个输入基地。今年春节前,定州市爱帮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等10个家政公司被确定为“河北福嫂”进京基地。

  “河北福嫂”闯京津,有了更多贴心保障。

  定州市爱帮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天飞说,福嫂遇到难题可随时咨询培训师,接单间隙基地免费提供食宿,遇到纠纷有法律人士提供帮助。

  “今年,我们还将选树300名五星级‘河北福嫂’,新建100个进京津基地,持续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带动更多妇女稳定就业。”刘文萍介绍,省妇联将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妇联、行业协会交流协作,推动三地家政服务标准共建互认,确保“河北福嫂”输得出、待得住、能致富。

  2月12日,是郭叶华在北京上户第10天。

  “经过这个春节,我跟宝宝已经‘如胶似漆’了,每一天的工作都很充实。”有空时,郭叶华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感悟,“希望更多姐妹走出来,闯出一片新天地。”(记者刘荣荣、孙青、刘冉)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