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发展低空经济作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强大动力,致力于集聚各方优势资源,采取务实有力举措,抢抓全面振兴发展机遇,推动双塔低空经济实现从蓄势“起飞”到加速“腾飞”的转变。2月20日,朝阳市双塔区委书记李鸿雁接受人民网专访,表示双塔区将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建设低空制造、试飞及验证测试基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中心、低空科创基地,高质量书写低空经济“先行示范”新答卷。
人民网:近年来,多地争相布局低空经济这个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双塔区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的优势?
李鸿雁:首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双塔区。双塔区是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城区,总面积500平方公里。我们这里历史文化悠久,是传承1700年的三燕故都所在地。我们这里生态宜居,大凌河穿城而过,4A级凤凰山景区紧邻城区。我们这里经济发展提速起势,2024年GDP增速6.1%,高于国省市水平。先后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发展服务业先进城区、省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区。
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我们用足用好“五大比较优势”:
一是在空域方面。我们这里干旱少雨,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十年九旱”,这对发展农业虽然是不利因素,但是对于发展低空经济却是得天独厚。我们年平均降水450毫米左右,年飞行时间可达330天以上。
更有优势的是,我们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军民航空空域交叉较少,空域广阔、利用率高。300米以下空域全域开放,可辐射使用全市近10000平方公里空域。同时,我们正在全力做好永久适飞空域申报工作,让企业“即签即飞”。
二是在区位方面。我们地处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交界,西与京津冀相连,东接东北城市群,融入京沈“两小时经济圈”,是东北通用航空的关键枢纽。
三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双塔地方虽然不大,但是有东北地区通用航空飞行量最大的朝阳机场,每年保障各类通用飞行11余万架次。我们还有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学院、天津杰普逊国际飞行学院,每年培训学员400余人。2024年组织318个飞行日,安排飞行7万架次、4.43万小时,维修保养72架飞机,形成了“南有广汉,北有朝阳”的国内飞行培训格局。
四是在产业方面。传统的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率达92.3%。新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特别是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破局成势,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航空航天等领域。
五是在人才方面。朝阳是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培养了大批的产业工人、技术工人。我们与省内外多所高校签订人才招引合作协议,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我们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发放普惠性生活补贴和一次性购房补贴,特别是对产业领军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的科研经费补贴,全力解决好人才后顾之忧。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投入5000余万元资金,建成10万平方米集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中试验证、高端人才招引于一体的双塔大学科技园,目前入驻专家团队22个、120人,其中博士后22人。
近年来,我们抢抓国家发展低空经济这个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用足用好“五大比较优势”,从2023年就开始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加入了民航无人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辽宁省首家国有低空运营公司,并以公司为平台,包装项目3个,争取资金15亿元。
我们还重点建设千亩低空经济产业园,全力招引上下游企业,项目签约金额突破120亿元。投资21亿元的远信无人机固态电池开工建设,国家航空森林灭火实训基地、国家气象机动观测东北区域分中心、辽宁应急航空护林站开工在即。
人民网:看来双塔区的确在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人才储备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那么双塔区有哪些具体规划来推动签约项目成功落地并投入实际运营,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低空经济格局?
李鸿雁:今天,参加大会的低空经济企业有22家,其中10家与我们签订了合作协议,特别是新邮智能科技(嘉兴)有限公司、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6个项目预计能够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落地,年内就可投产、形成产能。
在推动项目落地方面,我们抓实抓好“四大服务”:
一是在落地服务方面,我们加快建设1000亩低空经济产业园,为签约项目用地提供充足保障。同时,我们还为签约企业提供了1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让签约项目可以“轻装上阵”“落地即生产”,既可以帮助企业节省资金,又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投产、更快抢占市场先机。
二是在营商环境服务方面,我们从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投产全流程,推出“四零服务”即零等待审批、零成本入驻、零距离配套、零干扰运营,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此外,我们还拥有优良的生活环境,域内有2家三甲级医院,有3所省级示范型高中、1所本科院校,为企业员工就医、子女上学提供充足保障。在前面,我也说了,我们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凤凰山紧邻城区,就是我们的“天然氧吧”,去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25天。
三是在金融服务方面,我们与建行、工行等国有大行签订了政银企合作协议,为项目落地提供最优质的金融服务。
四是在政策争取服务方面,我们成立了辽宁朝阳(北京)低空经济产业项目工作站,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政策动态,为企业争取政策支持提供最优质服务。
人民网:如您所言,发展低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应的政策保障,双塔区还将开展哪些工作,让低空经济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服务百姓生活?
李鸿雁:结合双塔的实际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做实做好“三个低空+”。
第一个“低空+”,即“低空+文体旅”。我们先行先试,在 4A级景区凤凰山建成了辽宁省首个120米以下低空应用场景,特别是开展千架无人机编队表演,为游客提供了视觉盛宴。
下一步,我们将把成功经验复制推广至全市76个国家A级以上景区,不断开发特色化的低空消费场景,设计低空旅游线路,不断拓展“低空+运动”“低空+游览”等各类型“低空+文体旅”产品。
第二个“低空+”,即“低空+物流”。物流配送、外卖配送常态化运行,满足游客、群众多元化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扩大低空物流应用规模,特别是与本次签约的顺丰丰翼无人机公司深入合作,先行开展无人机末端物流配送试点验证和推广示范,探索北方城市外卖、物流等领域应用无人机终端配送模式。
我们还将依托朝阳机场建设多层次物流运输方式一体化监管服务平台,建设有人机与无人机衔接的航空物流网络,打造航空物流基地,满足多式联运运输需求。
第三个“低空+”,即“低空+科普”。我们在中小学积极开展低空科普教育与社团活动,燕都小学年仅12岁的白熙泽同学获得了2024世界无人机竞速锦标赛个人组、青少年组亚军。
下一步,我们将在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低空科普馆、低空飞行营地,开发实景化、沉浸式科普产品,开展航空主题特色研学。在中小学,我们将举办航模比赛、飞行模拟赛、无人机操控及竞速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低空领域的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低空领域储备优秀人才。
人民网:从您的介绍我们充分了解到双塔区低空经济发展潜能充足,前景广阔。展望未来,双塔区发展低空经济的目标和愿景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李鸿雁:着眼未来,我们制定了《低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着力构建“一核两翼三区”的发展格局,即以朝阳机场为核心,全力打造通航运营中枢,使其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在东西两翼分别布局智能制造与创新研发板块;形成教育培训、文旅体验、应急救援三大功能片区,实现产业功能的合理分区与协同发展。到2030年,力争低空经济规模跃居东北前列,综合科技能力持续提升、产业融合跨越发展、基础设施优化布局、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具体我们将在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全力建设“四基地”。着力建设通用航空器制造基地、通用航空器试飞检测基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中心、低空科创基地。
二是全力建设“四中心”。着力打造适航审定服务中心、培训考试认证中心、运行管理服务中心、应用创新孵化中心。特别是要利用优良的空域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北方规模最大的无人机培训考试认证中心。
三是全力拓展“四示范”应用场景。着力拓展公共服务、无人机物流、空中交通、“低空+”四个领域的示范应用,高质量书写低空经济“先行示范”新答卷。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