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洒在金华义乌建投璞寓保租房社区的草坪上,几名年轻人正围坐在共享咖啡吧前展望新一年的工作规划,不远处的健身房里传来器械的轻响。这个集居住、休闲、社交于一体的青年社区,如今已成为1200余名新市民和青年人才的“家”。随着金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总房源突破13万套(间),越来越多像这样的品质社区,正为八方来客点亮安居梦想。
“租金不到市场价的八成,还能拎包入住,压力小多了。”25岁的工程师张林刚搬入金东区浙中吉成国际智享美谷产业社区的职工公寓。这里663间保租房配备6000平方米商业设施,食堂、超市、银行、药店、理发店、电影播放室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有24小时公寓管家服务,入住率超90%。张林算了一笔账:原本每月近3000元的私房租金,如今只需2000多元,省下的钱让他有余力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房屋租赁市场大多是私房出租,户型面积大,租金高,缺少适合新市民、青年人才需求的小户型、低租金房源。”金华市建设局工作人员表示,金华通过多种方式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和筹集,以“小户型低租金”为标准,着力打造一批配套齐全、职住平衡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效缓解其阶段性住房困难,让他们在城市留得下、住得好。截至目前,全市新增保租房3.4万套(间),总房源突破13万套(间),2022年以来,累计受益人口达28.5万人。
多元供给,为“住得好”提供保障。在义乌云亭溪畔公寓,243套由存量商品房改造的保租房焕然一新。90后创业者陈薇和男友租下一间45平方米loft户型的保租房:“装修风格现代,通勤15分钟,楼下就是社区图书馆和共享厨房。”该项目通过国企自持房源“转改保”,既盘活闲置资产,又为新市民提供品质居所。
村集体也搭上“共富快车”。永康市桥下东村拆除危旧房后,250余户村民以房入股,建成99套保租房,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百万元。“租金分红加上家门口就业,日子更有奔头。”村民李建国感慨道。
聚焦“运营更好”,服务升级,打造“有温度”的家园。“周末有读书会,还能预约人才政策咨询,住这里不只是租房。”在义乌安歆公寓,从事跨境电商工作的刘婷对“5F服务平台”赞不绝口。该社区由国企与专业机构合作运营,集成房源、人才、企业等资源,提供职业培训、社交活动等增值服务,成为省内首个人才服务社区。
2024年抽样调查显示,金华市区保租房租户满意度超91%,金华市保租房建设筹集工作相关经验做法入选住建部第六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未来金华将聚焦“建得更快”“建得更多”“建得更好”“运营更好”,持续优化供给,助力新市民和青年人才在金华安居乐业。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