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40吨储能集装箱产品启航 厦门港持续助力“新三样”出口

发布时间: 2025-02-24 14:56:00 来源: 人民网

  人民网厦门2月23日电 (余乃鎏、陈博)23日,装载有11台40吨储能集装箱产品的“中海黄海”轮,在厦门港远海码头鸣笛启航,最终将把这批货物运抵美国长滩港……

  “这是公司超重储能集装箱产品首次在厦门港出口。”厦门新能源知名企业——海辰储能相关负责人介绍,40吨危险品加上超重柜模式,涉及整个物流运输的众多政策法规及系列标准的修正、作业调整等,之前此类超重储能集装箱产品在国内其他港口出口,而作为厦门本土企业,海辰储能一直非常希望此类出口业务也能就近在厦门港出口,从而实现在大幅减少企业产品物流周转风险的同时,大大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此次物流成本大约可下降六七成,效率提高3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海辰储能40吨储能集装箱产品实现在厦门港顺利装卸出口,得益于厦门港口管理局、厦门海事局等部门及码头、航运企业的通力合作:去年底,获悉海辰储能40吨储能集装箱产品有意在厦门港“出海”后,厦门港口管理局会同厦门海事局等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对接港航资源,协调解决海运出口的难点堵点,有力推动了该企业在厦门港的首单超重储能集装箱产品出口业务顺利落地。

  “两部门联合召开了两场专题协调会,协调码头企业对该出口业务港口作业的支持保障,协调航运公司给予相关出口货物运力和安全性能的优先保障,并建立海辰储能、主要港航企业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多方沟通协调机制。”厦门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该局还组织厦门海事局、厦门港务集团等有关人员一同赴国内港口考察,学习储能集装箱海运出口的经验做法,进而结合厦门港实际,形成专项出口工作思路,制定“两化三单”分解推进。此外,积极对接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召开多场业务协调会,协助海辰储能按照《厦门港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海上安全运输指南》开展海运安全风险评估论证,指导集装箱码头集团、远海码头进一步完善码头堆存、安全防护措施以及装卸工艺方案,全力做好此次40吨储能集装箱的业务承接和服务保障工作。

  其实,上述也是近年来厦门港持续加强港口能力建设,深挖港口作业潜能,提升航运服务能级,并通过出台安全指南、推动堆场建设、拓展危货堆存、拓宽出口途径等举措,加速助力“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培育发展新动能的一个缩影。

  一方面,为全方位保障新能源产品海运出口的安全和高效,厦门海事局、厦门港口管理局、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联合印发全国首个针对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海上安全运输指南,进一步规范该类货物海运出口流程,强化事前预防预控,降低运输风险,提升常态化海运出口效率。

  另一方面,为满足锂电池冷藏箱港口堆存需要,厦门港口管理局组织推动四家码头规划建设四个冷藏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其总占地面积29211平方米,总投资逾8680万元,服务能力超过13.2万标箱/年,规划和建设规模在国内港口中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为充分释放港口危货集装箱堆存能力,仅用2个月时间即高效完成港区五家外贸码头8类、9类固态危险货物集装箱与普通货物集装箱混堆的规范化工作。目前,混堆堆场总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堆存能力7032标箱。

  此外,致力于为相关产品的出口提供多途径选择,在推动厦门港现代码头取得全省首张散货码头“电池供电车辆”港口作业资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现代码头、远海通达码头和海翔码头7#、8#泊位开展第9类危险品港口作业资质的取证工作。

  “不断深挖港口潜能,持续服务产业发展。”厦门港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国岩表示,去年以来,厦门港通过一系列举措为宁德时代、海辰储能等一批新能源企业,打通了出海的便捷通道,有效助力相关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进一步助推厦门加快打造新能源产业的创新之城,今后将继续会同海事等有关部门建立航商与进出口企业对接渠道,持续做好畅通货物出口工作,加快推进港口高质量发展,助力厦门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

  (责编:江苇杭、刘卿)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