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破题开新局 “减”出新气象

发布时间: 2025-02-24 15:26:00 来源: 江西日报

  一场刀刃向内的作风变革,正在催生出赣鄱大地基层治理的新气象。

  2024年,江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深化作风建设和“大抓落实年”活动有机融合,以改革创新破题、以制度建设固本,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取得新成效,让广大干部轻装上阵共谋发展、心无旁骛大抓落实。

  “现在上级下来督查检查、各种会议都比以前少了很多,镇里被借调走的干部都回来了,我们有了更多精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在不久前的一次省委督查调研中,萍乡市莲花县琴亭镇一名基层干部由衷地感叹。

  随着各项减负举措在赣鄱大地落地生根,基层的新气象让人欣喜——违规的标牌摘了,台账资料精简了,文山会海“瘦身”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成效,正一步步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西实践的磅礴力量。

  以上率下,建章立制,推动为基层减负向治本深化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去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破形式主义之弊、减基层负担之重,专门出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形成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促广大干部担当作为。

  减负,不仅是一场作风建设的攻坚战,更是一块政治担当的试金石。去年以来,省委把为基层减负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以贯彻落实《若干规定》为重点,自觉把减负工作放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大局中谋划部署,通过制度约束、科技赋能、权责重构等系统性举措,推动为基层减负从治标向治本深化。省委常委会建立常态化学习研究机制,先后11次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和党中央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进行集体学习研讨。

  领导干部躬身力行,方能以上率下。省委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多次就减负工作提出要求,亲自领题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问题,深入基层一线部署开展相关专项整治;省政府主要领导及时部署推动政府系统减负工作,不断完善权责清单制度,提升政府履职效能。

  在省领导的率先垂范下,各级党组织负责同志以身作则抓减负,在全省上下形成浓厚的为基层减负工作氛围。去年以来,我省各地纷纷倡导轻车简从的朴素政风,各级领导示范带领开会、调研等活动从严从简——在全省“三级人大代表调研视察县域经济发展”主题活动中,人大代表们“一对一”访谈企业1000余家,收集了5000余条“热腾腾”的意见建议,真正实现了“调”有所得、“研”有所获;在抚州市,明确市级领导全年赴同一县区调研不超5次,对陪同人员数量作了具体限制,切实把基层干部从“陪会陪检”中解放出来。

  减负不能一阵风,必须用制度拴住“无形的手”。我省注重从制度上严责任、立规矩、守关口,先后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及责任分工、贯彻落实《若干规定》责任分工、制发文件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审核事项清单等重要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专项工作机制,逐条明确责任单位和落实要求,推动协同发力、同题共答。

  我省还将为基层减负工作纳入全省综合考核和市、县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内容,将贯彻落实《若干规定》等情况纳入十五届省委第五轮巡视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集中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每季度召开省委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分析形势、谋划部署,定期调度11个方面突出问题整治、贯彻落实《若干规定》等情况,确保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

  攻坚克难,精准施策,以系统治理清除沉疴积弊

  基层是落实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绝不能被形式主义束缚手脚。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负担过重问题,既是作风顽疾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工作实效的关键症结。

  我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追着问题改,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专项整治组合拳——

  建立“基层观测点+减负观察员”立体监测网络。基层观测点从16个增至33个,新增28名基层减负观察员,做到各设区市和重点行业领域全覆盖,通过“千里眼”“顺风耳”构建起全天候、多维度的监督体系,努力将问题处置在萌芽状态。

  推行“线上举报+线下核查”快速反应机制。设立线上举报平台,常态化受理问题线索,开展核查通报。全年省级层面先后通报5批13个典型问题,带动设区市合计通报104个典型问题,做到“通报一个、教育一片、警示一批”,释放动真碰硬的强烈信号。

  在省委的带动下,全省上下为基层减负的氛围愈发浓厚,一个个困扰基层干部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精文简会划定硬杠杠。省四套班子办公厅各负其责,共同把牢精文简会硬杠杠硬约束,推行文件会议“一致性评估”,动态监测48个省直部门发文情况。去年省级层面全年印发重点精简类文件1600件、下降5.4%,召开会议382次、下降8.6%。

  整治“指尖负担”迅速行动。先后解散工作群1.7万余个,及时叫停强制投票点赞等违规行为54起,健全政务APP统筹管理、审核备案、清理退出等机制。

  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瘦身健体”。将省直部门报送的93项督检考事项统筹整合为计划和备案事项60项;对市、县督检考事项进行提级审核,明确市县乡接受上级督检考次数、规范开展督检考的具体要求,取消省对县的直接考核。

  积极清理规范议事协调机构,省级保留77个,市、县分别控制在30个和25个以内,乡镇不设议事协调机构。

  大力清理规范节庆论坛展会活动,全省节庆、论坛、展会活动分别由56项、229个、69个精减为18项、28个、9个,创建示范和评比表彰项目由86项、457项精减至9项、248项,并制定开展相关活动的审批程序。

  出台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十八条措施,建立年度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制度,将省直单位申报的63项社会事务统筹归并为12项,做到凡进必审、从严把关、精简整合,让教师回归教书育人主业。

  创新赋能,治理强基,构建减负增效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权责不对等、压力下沉、问责泛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如何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把基层干部从“千条线”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办实事、解民忧,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减负“必答题”。

  既要做好“减法”破除桎梏,更要做好“加法”强化赋能。一年来,我省结合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坚持减负与赋能并重,通过理顺基层权责配置、推动工作力量下沉、规范村级工作事项等手段深入推进治理强基,努力做到常态长效、标本兼治,让广大基层干部实现“轻装上阵抓实效”。

  ——做好村(社区)工作机制、挂牌和证明事项清理规范,2024年全省累计清理村级组织目录外工作事务1101项、挂牌4.3948万块,精简整合村级组织工作机制1583项,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不应出具证明事项1719项,推动基层逐步实现“壮马、轻车、畅路、聚力”。

  ——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人员力量向基层下沉,共调整193名编制到基层一线;清理借调县乡干部和中小学教师7948名,制定实施省直单位借调干部备案制度。

  ——创新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持续推进“一表同享”改革试点,35个试点县(市、区)重点领域的业务表单数量压减62.4%,重点领域表格压缩基层填报时间80%以上。

  在省委领导下,各地纷纷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减负方式方法:宜春市袁州区建立摘牌减负“码上办”模式,将实体标牌转为线上“二维码”,提升服务群众质效;上饶市开展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革,有效解决了“证件满天飞、办证跑断腿、材料反复交”等问题;萍乡市明确27项不应由社区开具的证明事项,并建立服务群众衔接制度……此外,各地各部门还纷纷出台“容错纠错”“及时奖励”等各类激励办法,强化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让基层干事创业生态持续向好,干部干事创业劲头更足、作风更实。

  “最大的变化,就是感觉到减负的弦绷得更紧了,手机变得更‘轻’了,各种折腾更少了,做事的人更多了……”“减负捆住了一些人乱作为的手脚,也放开了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手脚。”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自去年以来,一些长期困扰基层的突出难题正在逐步得到破解,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新征程上,我省将持续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引导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创新,深化科技赋能,对各种隐形变异新问题新表现露头就打,努力在赣鄱大地书写“为基层减负、为实干赋能”的精彩时代答卷。(全媒体首席记者 朱 华)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