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杭州有序为商铺招牌设置“松绑”

发布时间: 2025-02-25 16:58:00 来源: 浙江日报

  在杭州市拱墅区百井坊巷的一家羊肉炉店门口,3块立式促销小广告牌依次摆放在台阶上,上面标注着该店的招牌菜和价格。而10余天前,这3块广告牌只能摆放在店内。

  变化源于近日出台的一条新政——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推出实施商户经营“十允许”和店招设置“三服务”举措,在97个区级以上商圈和商业特色街,允许商户在自有红线范围内进行招聘海报、临时宣传设施、移动式宣传牌匾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经营,未来还将在其他区域根据各地实际需求灵活拓展区域。

  从此前推出外摆新政到如今在店招店牌上给商户“松绑”,听起来似乎只是涉及一张海报、一块招牌的小事,但对许多小商户来说,是满满的获得感。

  开年后的杭州,在城市管理上,先从这件小事做起,从中能读到什么信号?

  关注“神经末梢”

  “在确保规范有序、安全整洁的前提下,允许招聘、招商类海报,宣传类贴物,功能性指示牌……”新政中,连续10个情形的“允许”很抓眼球。

  关注小店,是此次新政的一大出发点。

  为什么是小店?一方面,小店是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市场的“神经末梢”,杭州作为“两万亿之城”和知名旅游城市,在街头巷尾活跃着大量小店。截至2024年末,杭州市在册个体工商户有98.72万户。

  另一方面,不少小店自身“吆喝”的渠道有限,很多时候就靠店招引客。对许多小店店主来说,店招“松绑”是刚需。新政带来的引流效应,十分可观。“以前我们只有门店的招牌,路过的人不知道有哪些主打菜。但把宣传牌匾‘移’到店门口后,就一目了然了。”羊肉炉店店长肖蝶舞说,近期营业额较2024年同期上涨了10%,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店招和广告牌的外摆。

  “从市场需求出发,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灵活、有包容性的举措,它们对城市环境影响有限,又与商户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景观中心广告科科长柏小钢介绍,这些举措中有的是对以往“模糊地带”进一步加以明确,比如允许沿街商户在自家商铺出入口旁张贴有关招租、招聘、招商等内容的宣传页面;有的是改变“不允许”导向,如允许沿街商户临时放置可移动的小型宣传牌匾。

  寻求平衡点

  事实上,对于店招广告的管理,全国多个城市都有动作——近年来,上海、成都、广州、深圳等地陆续放宽对店招广告的限制,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允许更多创意和个性化设计,希望在城市发展和烟火气中寻求平衡,最大程度释放经济潜能和市场活力。

  对杭州来说,烟火气和品质感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点?

  从此次新政看,杭州并没有对店招广告一放了之,而是规定了时间、区域等“前置条件”。柏小钢表示,经过前期调研走访,最终出炉的方案是一个相对折中的选择。比如,在节假日等促销节点上推出的临时宣传设施,不占用公共设施、不影响正常通行;对落地式企业标识,需协调美观,没有脱落、破损等问题……

  为此,杭州瞄准了成熟的商圈、商业特色街,先行先试。之所以选择这些区域,不仅是因为它们对业态品质的要求更高,更重要的是经过前期外摆政策的“练手”,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提升营商环境是大前提,同时我们在城市管理上始终追求安全、规范、高品质,最大程度不扰民。”柏小钢说。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主任肖亮认为,对于店招广告的管理应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不是一刀切式的简单统一,而要将具体的执法判断交给基层。从目前来看,杭州把执行空间留给了基层,如在“出店经营”这一项提出,“经属地街道和执法中队同意沿街商户形成自律公约,并向所在区、县(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报备。”

  美化“第二天际线”

  最近,屏风街传统牛肉面店的老板冶成龙完成了“头等大事”:门店招牌顺利更换,线下窗口一次都没跑。“店里就我一个拉面师傅,去找设计公司、窗口办流程就得闭店。”他说,自己正纠结时,城管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帮他在线上的“菜单式店招备案系统”一站式完成招牌效果图设计、审批程序。

  除了宣传经营上的“十允许”,这次新政在店面招牌上也推出了精细化服务。“我们决定‘跨前一步’,主动送服务上门。”柏小钢说,连锁品牌店招将获得更大力度的个性化支持;在“菜单式店招备案系统”试点中,设置400余种设计模版,供有需要的商户一键生成。

  “街巷是城市故事的发生地,它们是否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很大程度上与店招店牌有关。”肖亮认为,店招店牌延伸了店铺的“商业触角”和服务半径,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实体商业特有的消费场景,而新颖独特的店招总会给消费者带来深刻印象,既能引流,也能促销。

  城市需要美学思维。店招店牌被称为城市“第二天际线”,在全球维度都有出圈案例:新加坡街头的霓虹招牌,已经成为当地独特的视觉美学;东京高低错落的店铺招牌,让街巷更有人情味……店招店牌已突破简单的店铺标识属性,上升为城市IP,越来越成为一座城市鲜明的印记。

  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小毅看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更应打造有品质感的“流量入口”。店招店牌虽小,却是重要的“城市表情”,这也是杭州走向新型国际消费城市的重要突破口,“这样‘四两拨千斤’的城市管理理念,值得推广。”

  杭州进一步为商户“撑腰”,不仅满足了群众对品质消费的需要,更是一次城市管理理念上的迭代升级。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