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怀宁县三桥镇:拆墙背后的乡村治理新密码

发布时间: 2025-10-16 17:11:00 来源: 人民网-安徽频道

  在怀宁县三桥镇,一条仅2.5米宽的窄巷,曾让救护车望而却步,三轮车通行如走“迷宫”。如今,巷道拓宽,围墙退让,村民笑着说:“墙拆了,路通了,心也亮了。”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拓展,更是一场以党建为引领、以民心为底色的基层治理实践。三桥镇用“推墙让路”的微切口,撬动了和美乡村建设的大格局。

  “墙”是堵点,更是民心考题

  该镇南方村白洋湖中心村的“窄巷之困”,是许多传统村落的缩影。要破题,先破“心墙”。面对4户村民对拆墙的抵触,村党组织没有“强推硬拆”,而是搬出“桐城六尺巷”的老故事,算起“安全账”“长远账”——应急通道畅通,生命才有保障;村容颜值提升,家园才更宜居。党员干部登门10余次,从拉家常到讲利害,用耐心与真诚,把“要我拆”变成了“我要拆”。

  这场“拆墙记”,拆出的不只是道路宽度,更是干群之间的信任长度。施工期间,镇、村每日调度、实时响应,既保进度,也护民利。墙倒了,路通了,邻里关系反而更近了——这堵墙的拆除,成了三桥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注脚。

  “党建+”模式,引导群众共建共享

  三桥镇的乡村蝶变,不止于“拆墙”。在社塘岭村高咀组,党员干部用“三步工作法”啃下环境整治“硬骨头”,摸清底数、拉家常讲政策、拆后即清即建。去年9月,曾经“脏乱差”的村落,成功变身洁净美的宜居家园。党员包户、村干包片,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小菜园”变成风景线,村民感慨:“党员带头干,我们跟着干,才有劲!”

  而在金闸村,2025年启动的鸿鹤中心村建设,探索出“党建+群众共建”新路径。面对污水乱流、垃圾靠风刮的“顽疾”,村党支部不搞“闭门决策”,组织党员分组入户,听民意、聚民智,最终定下“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同步推进方案。村民不仅投工投劳,还自发绘制文化墙,把乡风文明“画”上墙面。从“旁观者”到“主人翁”,群众真正成了乡村建设的主角。

  一村一策,让乡村建设“接地气”

  三桥镇不搞“一刀切”,而是为各村量身定制“一村一策”。社塘岭村突出环境整治,金闸村聚焦基础设施升级,南方村破解出行难题。差异化路径的背后,是党建引领下的精准施策。党委统筹、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四级联动”机制,让政策落地有力度,民生回应有温度。

  “五小园”点缀乡间,庭院错落有致,巷道洁净通畅……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三桥镇徐徐铺展。这画卷的笔触,是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是群众参与的“民心墨彩”。

  乡村治理,难在“入微”,贵在“走心”。三桥镇以“拆墙”为引,以“党建+”为笔,书写出新时代乡村善治的“新答案”。“当一堵墙的拆除能凝聚民心,一次整治能激发共治,和美乡村的幸福图景便不再遥远。我们将继续以‘红色动能’激活治理末梢,让每一条巷道都通向幸福,每一户人家都共享安宁。”三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曹钊说。(张文涛 胡贝贝)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