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次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开标
光明日报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董蓓从国家医保局获悉,近日,湖北牵头19省联盟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开标,采购规模近100亿元。最终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据19省联盟年度需求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超过26亿元。
据悉,中成药因其具有特殊性,质量难以评价且独家产品多,开展集采颇有难度。自2018年药品集采改革以来,尚未有中成药纳入大范围集中带量采购。
“但行业的特殊性不是虚高药价的避风港。”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医中药发展,国家医保局专门联合国家中医药局出台了支持性文件。通过带量采购,解决药品购销链条中量价脱钩、竞争不规范、带金销售等问题,正是本次19省组成联盟进行中成药集采的原因之一。“既要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低的药价,也要净化行业环境,让药品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质属性。”该负责人说。
本次集采工作的“重头戏”,是制定集采方案。70余位医疗机构临床专家、药学专家、高校及行业政策专家组成专家组,最终确定了一份针对性和创新性极强的中成药集采方案。
按照化学药集采的方式,进入集采的同一通用名药品,需要有多家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开展竞争。针对中成药独家产品多的难题,本次集采根据中成药全国销售金额排名,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使用品种,遴选出部分大额品种,对功能主治相近的不同名称药品进行合并集采,最终确定了17个产品组76种中成药采购目录。
由于中成药没有一致性评价作为支撑,质量体系复杂,直接采用简单的价格竞争方式容易引起“劣币淘汰良币”的争议。为此,本次集采创造性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价格竞争得分占60%,技术评价得分占40%,技术得分中涵盖医疗机构认可度、药品企业供应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招采信用评价、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这样既考虑到价格因素,又考虑企业供应能力、信用、质量等因素,破解了无质量评价体系的难题。”该负责人说。
据介绍,本次集采在综合评分中还引入了医疗机构认可度指标,由联盟地区19个省份所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共2.4万余家)参与评价,各种不同认知、流派、观点通过大数据碰撞产生结果,既鼓励优质优价,又兼顾中标结果的临床认可度和使用衔接,提高了质量疗效评分的公信力。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方面保障了老百姓的用药安全,另一方面倒逼企业进一步重视生产质量,对中医药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企业药价虚高空间差异大,而部分企业的产品价格在集采前已经较低,降幅空间不大。如果简单地按照价格降幅来竞争,容易产生“低价药反被淘汰”的局面。对此,本次集采规定,对无倒扣分项的同组内日均治疗费用最低产品,给予增补中选机会,保证人民群众获得感、企业公平感更强。
中成药品类多、用途广、疗程较长,属于老百姓常用药。通过以量换价,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负担,惠及大量普通人群。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表示,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价格结果达到了预期,总体上符合量价挂钩的原则,且绝大多数产品特别是采购量大的产品都达到了相当降幅。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负责人指出,本次湖北牵头19省联盟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的成功开展,标志着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拓展到了中成药领域,为探索中成药的集采模式开启了关键性的第一步。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从最初的化药集采,到高值医用耗材、生物制剂集采,再到中成药集采,构建出了全方位推进医药集中采购改革的“拼图”。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