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最美支教”遭处罚背后的真问题
【阅读提示】连续10年去湘西支教,竟是作秀?涉嫌违法募集财产,被罚了……
光明网评论员:一度引发广泛争议的“湘西最美支教”遭质疑事件,有了官方调查结论。
近日,湖南省长沙市民政局对长沙市善吟共益服务中心涉嫌违规公开募捐进行了调查处理,并依法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长民罚决字【2021】1号)。该决定书作出如下3项决定:对当事人予以警告的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于60日内将违法募集财产11845.4元退还捐赠人;向当事人提出行政指导意见,要求当事人全面整改,依法规范慈善活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加强信息公示公开。
从“最美支教”到“行政处罚”,长沙市善吟共益服务中心背后的主人公龙晶睛遭遇了“人设崩塌”。据媒体报道的资料,龙晶睛是长沙市善吟共益服务中心的法人代表,湖南长沙人,16岁出国留学,从2011年起开始参与赴湘西的不定期支教活动,2018年硕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
很多人初识龙晶睛,是通过她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支教日记。这些记录她乡村支教生活的画面,清新质朴,纯真自然,为外界构建了田园诗歌般的支教生活,也让她很快成为短视频平台上的“网红博主”。但很快,就有人质疑这些支教日记的“违和感”,直到有人实名举报龙晶睛及其所运营的慈善组织背后所涉及的非法牟利问题。
其实,仔细看长沙市民政局发布的决定书,对龙晶睛所涉事件会有一个大致的印象。那就是,龙晶睛及其所设立的长沙市善吟共益服务中心的确存在违法募集财产等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其在未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媒体发布二维码收款信息,进行事实上的公开募捐行为,此举涉嫌违法。从这个角度说,受罚并不冤枉。
但是,坦诚地说,按照长沙市民政局的调查,没有证据显示龙晶睛及其所主导的慈善机构,存在通过公益活动非法牟利的问题,而这,恰恰是公众最关心的。人们当初担忧的是,当事人以支教为幌子,借公众对乡村学生的爱心与同情心募捐,最后募集款项流入个人腰包,把公益当生意来做,这就天理不容了。可能正是有鉴于此,长沙市民政局的3项处罚决定,如同“罚酒三杯”,不能算严厉,更多是一种矫正、规范和提醒。
说这些,当然不是要为龙晶睛“洗白”。对公益活动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意义重大,只有依法、公开、透明地进行慈善募捐,才能坚定社会对慈善公益的信心,引导社会慈善活动进入良性循环,这也是龙晶睛们尤其需要注意的。
在这起事件的背后,还需要反思的一个真问题是,广大偏远乡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支教活动?或者说,偏远乡村的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支教老师?
龙晶睛的支教日记,从最开始引来赞誉,到后来备受质疑,一个重要原因大概是,走红让她得到更多的曝光度,也接受更多人的评判,而一些从乡村走出来的、真正了解乡村教育的人,不赞赏她的这种做法——因为她通过支教日记反映出来的支教活动的中心,是她自己,而非被教育的孩子们。
教育是改变这些乡村贫寒子弟命运的最好渠道,而乡村教育往往是薄弱的。通过支教弥补乡村教育短板,提高乡村学子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让他们在刻苦努力的过程中得到社会的帮助,这才是支教活动的最大意义所在。所以,“最美支教”,从来不是脸庞,而是行为。要想获得这份盛誉,就要扑下身子、沉下心来,与乡村孩子们以心交心、以知促行。
当然,支教也需要成本,这部分钱如果由支教者本人付,那支教就成了“有钱人”的活动。所以这件事也提醒人们,在质疑的同时,不妨多想想众多支教活动何以为继。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