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透视京城文化脉络 名家畅谈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

发布时间:2022-02-09 10:29: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8日电 (徐婧 刘文曦)北京中轴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延绵至今的活态遗产。中轴线“活”在何处?如何通过中轴线申遗促进推动老城保护工作,带动北京文旅发展?

  在2月8日的2022北京新闻中心“双奥之城·看典”互动展示活动上,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教授吕舟,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任关战修,天坛公园神乐署雅乐中心副主任霍燚和神乐署雅乐中心讲解员王志杰围绕“行走在中轴线上”主题,畅聊神奇、古老、壮美的北京中轴线,透视北京这座古城的发展脉络。

  中轴线申遗促进北京老城保护

  建筑学家梁思成称北京中轴线是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个。这条7.8公里的中轴线将北京城清晰地“规制”起来,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坛台四环,承载的文化生生不息。

  单霁翔表示,中轴线不是简单的、过去的物质遗存,而是中国传统都城规划观念的不断延续,一直影响到今天。因此,北京中轴线也是一处活态遗产。现在,北京中轴线又向南北延伸,引领北京城市走向未来。

  吕舟表示,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核心目标不仅是要让北京中轴线的价值得到全世界的认可,更重要的是通过申遗来促进整个北京老城的保护,提升北京历史文化价值的系统表达,讲好中国文明和文化传统的故事,凸显北京的首都风貌,促进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价值展示、环境提升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事情。吕舟表示,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关心中轴线、保护中轴线中来。

  文旅融合活化中轴线遗产价值

  北京城的中轴线如同一曲用建筑演绎的华丽乐章。北端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天安门广场、正阳门,至永定门,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城市中轴线,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汇聚着北京城市建筑精髓,蕴含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

  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专家关战修讲述了中轴线表现出的城市秩序,以及轴线上的龙睛之地——正阳门的历史。

  关战修介绍,依据东方文明的思维方式,北京中轴线应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就像中医把人体看成是一个充满经络的系统,而非一组相互独立的器官一样。如果把中轴线看做是一条环环相扣、首尾呼应的文化之龙,从永定门到正阳门的箭楼是龙头部分:其中天桥、大栅栏,依然保留了不少当年商品交流与大众文化的历史遗存,体现了中轴线上以百姓文化为主题的人民秩序。正阳门箭楼恰好处在龙眼的位置上,有“画龙点睛”之妙笔,人们称其为中轴线上的“龙睛之地”。

  他表示,未来,北京将以箭楼开放为契机,在前门步行街北端打造具有古都特色的中高端文旅融合示范区,为活化中轴线遗产价值、复兴前门商圈、带动域内文旅项目发展做有机尝试。

  非遗赋予中轴线活态文化内涵

  在凝聚北京城市建筑的精髓、展示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同时,中轴线还体现了坛庙文化与礼乐文明的交相辉映。如果说中轴线上的遗产点被看成中轴线的硬件,那么中轴线上的非遗则赋予了中轴线活态的底蕴和内涵,中和韶乐就是中轴线上的非遗代表。

  中和韶乐是历代宫廷举行祭祀及宴享等重要活动时所使用的音乐,融礼、乐、歌、舞为一体。它承载着中国3000年以来的礼乐文明,其核心内涵是仁义礼智信、天人合一等理念。活动现场,天坛公园神乐署雅乐中心工作人员霍燚和王志杰详解了这种古老礼乐形式的历史沿革与传承保护。

  霍燚称,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传递着以中为尊的精神,而中和韶乐就是这种精神的具象化体现,通过表演,表现礼乐交融、天人合一。

  不仅如此,中和韶乐也源自中国的和合文化:八音具备,八种不同的材料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再将它们有秩序地排列在一起进行演奏,使人听起来有和谐、中正、平和之感。

  霍燚表示,除日常演出外,近年来,该中心还进学校普及雅乐文化,参与国内外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借此推广和传播中和韶乐。“传承、传播好中和韶乐,就是守护好、继承好、发扬好中华传统文化”,他说。

  “双奥之城·看典”是2022北京新闻中心的一项互动展示活动。活动自2月1日起持续至2月20日,每天举办一场直播,邀请嘉宾讲述在其个人视角下的北京故事,阐释北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和发展成就。(完)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