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新飞跃②】点绿成金:“两山论”的科学内涵与实践价值
编者按: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考察时,明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刻阐发了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强音。“两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为著名的科学论断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发展和升华。
10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度观察,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这些内容,特别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然辩证法》《资本论》等多部经典著作中。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里,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依靠自然生活、过日子,这种关系如此紧密以至于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是如此重要,我们必须找到与其和谐相处之道。这样的理念即使放在当下来看,也是科学与重要的。
然而,在当时“工业化”“大发展”的时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没有推动生态问题的改善。当时工业化的国家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屡见不鲜。工业文明确实改善了人的生活环境,但过度开发超出了自然的承受极限,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水环境破坏、气候变暖等生态环境随之而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成为世界性难题。
对此,许多流派从不同层面提出自己的理论,如库兹涅茨曲线、稳态经济理论等,但是这些理论或是因为缺少落实方法论、或是因为包含不少脱离实际甚至空想的成分,在落实中的作用有限。
相比之下,“两山论”是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最新认识,实现了发展和保护问题上的重大理论突破。第一,从根本上更新了关于自然无价的传统认识;第二,打破了简单把发展和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环境与经济跳出“零和博弈”,走向相互促进、协调共生、内在统一;第三,阐释了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保护自然价值,更是一个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两山论”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系统剖析了经济与生态在演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不仅指向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突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先地位,还指明了生态优势可以转换为经济优势,形成了全新的发展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未来。
“两山论”自提出以来,内涵不断丰富,影响力逐渐扩大,理论导向意义愈加凸显,成为我国生态实践的重要指针。而其所体现的最为突出的生态实践转向,就是将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山论”得到了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取得一系列成就。“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两山论”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更是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通过践行“两山论”,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实效,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富的景象,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毛乌素沙地,曾经的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比一些省的陆地面积都要大。沙地形成的时间仍有争议,但唐朝时这里就有“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的描述。现在经过长期科学系统的绿色治理,这样的情景已经看不到了,人进沙退、绿色重现。绿色也带来了发展机遇,比如用来治沙的沙柳,只要按周期采伐,就会一茬又一茬,越长越茂密。围绕沙柳的利用加工也就成了不少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绿色与经济、生态与发展,就这样得到了兼顾。
这只是我们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可可西里生态恢复、福建武夷山市的“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等等,都为“两山论”写下实践注脚。
现在,“两山论”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影响力已经走出国门,在指导我国生态实践不断开展的同时,也构成中国又一张新的名片,为世界范围的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参考文章:
两山”理论的历史、理论和现实逻辑——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两山”理论十五周年之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的哲学基础与现实意义
“两山”理论的生态哲学意蕴
“两山论”引领“十四五”高质量绿色发展
习近平“两山论”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与实现路径
两山论,创造绿富同兴的中国叙事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