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第23个全国爱耳日来了!关爱听力健康 聆听精彩未来

发布时间:2022-03-03 10:12:00来源: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科学用耳 守护你的听力

  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根据此前世卫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有听力受损。临床治疗发现,近年来,我国突发性耳聋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还有年轻化的趋势。

  突发性耳聋逐渐年轻化 病因复杂需警惕

  半个月前,家住福建厦门湖里的钟女士突然发觉,她的右耳听不见了。经过诊断,医生说,钟女士得了突发性耳聋。

  患者钟女士:“半夜的时候,就是突然觉得自己耳朵嗡一声,好像听不太清楚,听着感觉有一层膜。”

  经过近两周的治疗,钟女士的右耳渐渐恢复了听觉。31岁的钟女士从事行政工作,前段时间一直睡得不好,半夜常常会醒。医生结合临床经验判断,她的突聋可能与近期睡眠不足有关。过去,绝大多数突聋的患者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近年来,年轻患者越来越多。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陈兆阅:“临床上会发现有很多因素会引起突发性耳聋,比如熬夜、情绪紧张、激动或者长时间佩戴耳机,或者耳机的声音过大。”

  此外,专家表示,每到考试季,不少青壮年更是会“扎堆”来医院看突发性耳聋。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 陈兆阅:“考研究生、公务员考试以及期末考试的时候,往往会有一大波的突发性耳聋病人来就诊。往往是因为压力大引起的内耳的血管痉挛,造成了内耳供血障碍。”

  医生表示,突发性耳聋大都是单侧耳朵出现,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突然听力下降,有的伴有眩晕或头晕、恶心、呕吐,部分还有焦虑、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症状。一旦出现突聋,及早就诊很重要,错过最佳窗口期,听力损伤可能会伴随终身。专家还特别提示,患有“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群,一定要控制饮食,监测好指标。

  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李永新:“我们耳朵供血的血管是全身大脏器里供血当中最细的,而且只有一根血管,血管的直径就0.18毫米,而且没有侧支循环。所以三高的人群如果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再稠,所以它非常容易继发突聋导致甚至全聋。”

  根据世卫组织此前公布的数据,全球有11亿年龄在12至35岁之间的年轻人,由于暴露在娱乐环境中的噪声,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良习惯会导致突聋或是听力受损呢?

  不良习惯一:过度使用耳机

  家住广州的李先生每天使用耳机约两小时,持续三年后,他发现自己常会耳鸣,而且听力下降,最终确诊为双耳中高频神经性听觉丧失,以后可能需要长期佩戴助听器。专家表示,长期戴耳机,会引发外耳道炎,尤其是在嘈杂环境中,如果耳机音量过高,对内耳道造成损伤也随之加大,而且由于内耳毛细胞不可再生,因此,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

  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李永新:“戴耳机,它不仅仅是造成突聋的原因,它主要是让听力(产生)损失成为年轻人(群体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

  佩戴耳机要遵循60-60-60原则

  专家建议,对比传统入耳式耳机,更推荐质量达标的头戴式耳机或降噪耳机,并注意保持耳塞的清洁。不管使用什么耳机,都要遵循60-60-60原则。

  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李永新:“听耳机音量,要小于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小于60分钟。听这个耳麦的时候,你的周围的环境的声音要小于60分贝。比方说现在咱俩这样说话的声音,大概是30分贝左右,比方说我提高嗓门,老师好,这个声音可能就有60分贝了。如果年轻人还喜欢去歌厅迪厅,那个声音就接近了90甚至100分贝了。”

  不良习惯二:掏耳朵

  耳屎在医学上,被称为“耵聍”,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物质混合灰尘、皮屑形成的,对鼓膜能起到保护作用。一般情况下,人们进行咀嚼动作时,耵聍会自行排出,不需要主动清理。

  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李永新:“原则上不能随意掏耳朵,掏耳朵会损伤皮肤下面的血管,导致这个毛发脱落。这些毛发的生理作用是把耵聍运转到耳道之外,掏耳朵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损伤皮肤,造成感染、外耳道炎。”

  很多人习惯洗澡后用棉签清理耳朵,也不可取,因为棉签与外耳道直径差不多,很可能会将叮咛推向耳道内侧。由于耵聍本身具有一定酸性,如果靠近鼓膜,也会影响听力。对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耳道比成人窄,而且皮肤免疫力更脆弱,因此掏耳朵不当,更容易引发外耳道炎。如果儿童因为耵聍堵塞,引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建议前往医院处理。如果碰到耳朵进水的情况,可以用棉签放到耳道口轻轻吸水,切忌放得太深。

  此外,用力两边一起擤鼻涕也是不合适的。因为压力过大,鼻腔分泌物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也容易引起中耳炎。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