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研习经典砺初心 履职尽责共奋进

发布时间:2022-03-04 09:48: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读唐诗宋词,从汩汩流淌的格律音韵中,感受古老的心跳如何叩击现代的灵魂;

  读《大学》《中庸》,体会先人在礼乐文明中的独特精神追求和植根于中华民族心理的文化认同;

  读伟人诗词,重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找到引领方向和奋进动能;

  十三届全国政协把读书学习作为固本强基的大事来抓,倡导委员们把读书学习作为精神追求、生活方式、政治责任。从2020年4月网上“全国政协书院”启动以来,“国学”读书群作为常设群组,已经进入了第八期。委员们在读书群里学习国学经典、分享思辨之乐,感受传统文化现代审美中的文化自觉与文脉传承。

  不忘来时路

  两年时间中,持续不断推进的8期读书活动,学习国学经典著作17本,近800位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在线交流心得体会5万余条,浏览量达26万人次之多。

  加强对国学经典的研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和滋养,带动和影响各界别群众一起读书,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书香社会贡献政协力量,这是十三届全国政协在读书活动中常设国学读书群的初衷。

  在最近的一期读书活动中,群主邀请了《尚书》研究专家钱宗武作专题导读。钱宗武讲道:“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书》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尚书》的现代诠释显现出巨大的张力。作为经典,《尚书》总结的治政经验、历史规律和思想观念,具有时代超越性和真理延续性,其当代价值日益彰显。”导读期间,有135名委员入群读书,发言量达236人次,浏览量近700人次。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表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而对中华文化源头历史的认知,离不开对《尚书》的阅读和学习。”

  《尚书》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读《尚书》,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有册有典,以史鉴今,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担任群主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这样表述学习《尚书》的意义。

  “回归元典,我们得以从中华文化的起点处,去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原初认识;得以追根溯源,弄懂、弄通中华文化远古基因、发展源流。”同为群主的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这样说。

  从“不忘来时路”到“追根溯源”,两位群主回答了为什么要读《尚书》,同时也道出了读国学的意义。

  委员们在学习《尚书》的过程中,不拘泥于文本的研学诵读,而是心怀“国之大者”,从《尚书·尧典》中的典籍故事思考演进形成的“大一统”思想,从“彝伦攸叙”的“洪范九畴”感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法治思想,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敬天爱人,德政保民”的治国智慧体悟民本思想新的时代内涵……立足于学以致用、用以致学,提升文化素养、涵养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

  修炼好内功

  从每天早上8点的“晨学”,到每周的“精学”“回望”,再到导读委员和专家的“讲读”“研读”,委员们的学习日程表排得满满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主张,读书最好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切磋砥砺。这既能更好地进步,也能拥有更多学习的快乐。

  这是委员们的学习体会,也是读书群带来的“惊喜”。

  工科背景的委员,关注国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联系;文教背景的委员,关注国学对社会价值观的塑造;法律界的委员,还关注到民法典如何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国学的思考视野得到了扩展。

  此前,“国学”读书群的一次线下交流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作为“东道主”,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主持此次交流研讨。他曾在读书群里作了题为“孟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的导读,深入阐释孟子义利、仁爱的思想内涵,还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要以中华优秀文化价值观作为基础和源泉”等观点,引起了委员们的共鸣。曾作为群主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室主任刘宁这样评价,在书香政协学国学,不仅可以促进履职、裨益身心,而且对国学的精神文化内涵,也会形成许多新的思考。

  “我们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个体,要运用审辨式思维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审视与甄别,对具有持久生命力的部分加以弘扬,改革不合时宜的内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霞说。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读儒家‘六经’,其中的许多思想至今仍然值得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全国政协委员杨朝明说。

  读书,成了这一届政协委员的一种生活方式。

  凝聚精气神

  委员读书,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还肩负着履职尽责的使命担当。

  在这8期读书活动中,读书群把诵读国学经典与定期集中研讨相结合,引导委员联系社会热点问题,选取感兴趣、有话说、可争论的议题深入思考并开展讨论。委员们把贯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同国学经典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人文理念相结合,努力深化对“中国之治”的认识理解。

  “从过去走到今天,面对诸多变化、问题,用什么教育我们的人民?”在一次线下读书活动中,全国政协委员、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孙来燕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儒家传统文化中仁爱、忠恕、礼之用、和为贵等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中体现着重要价值。哲学讲求真,要有思辨、批判性思维,科学进步离不开这些根基。”

  “国学是中国之学、是中华之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原上将副参谋长戚建国表示,“国学展现的不仅仅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

  “当代国学研究应该探讨国学基本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从儒、释、道三家思想中可以凝练出国学的基本精神——中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原院长张其成对此也有深入思考,他表示,“中,就是中正、公正;和,就是和谐。要公正必须平等,要和谐必须自由,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学的基本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副主任王震中认为,“国学”联系现实、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学科化、进校园、进课堂,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机制。而全国政协委员国学读书群这样的讨论,已超越了政协委员学习国学这一层面,进入了资政议政的层面,我们在“书香政协”中看到了委员们的家国情怀。

  去年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学”读书群将“共读毛泽东诗词,重温中共党史”作为读书主题,邀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井冈山干部学院专家作专题讲座,开设《每日一首毛泽东诗词》《群主说》《大家谈》《学习笔记》等栏目,融理论学习、史情教育和文学赏析于一体,激发委员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委员们在学习伟人诗词和国学经典过程中,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很多委员表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都要学习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自信激发奋进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指导组副组长、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刘晓冰表示,书卷常开、灯火不熄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一道亮丽风景,“国学”读书群作为政协书院中一个最具特色的读书群,始终保持着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魅力,彰显着文化的厚度。期待“国学”读书群常办常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脉,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汇聚更多思想力量!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