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毕业生就业更需关怀
“今年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1000万人,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巨大压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博士生导师吴碧霞认为,特别是地方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需要全社会给予更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这关系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吴碧霞长期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今年两会,她提交了《关于精准帮扶地方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就业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呼吁全社会支持和帮助这一群体。
就业帮扶非一日之功
2021年,共青团中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展大样本调研,发现地方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就业面临特殊困难,就业状况主要表现为:受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就业焦虑更重、紧迫感更强;在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普遍难以获得社会资源支持,又面临多重“内卷”,是就业核心困难群体;社会化能力不足问题相比更为突出。而今年的就业压力更大,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吴碧霞发现,受“学历较低、学校层次较低”等因素影响,地方一般院校毕业生,与“双一流”等高校毕业生相比,在就业市场上明显缺乏优势,低收入家庭毕业生面临的冲击更大。
吴碧霞说,低收入家庭毕业生不仅无法得到来自家庭的资源支持,还普遍面临偿还助学贷款、承担家庭责任等负担。以共青团中央调研过程中实地走访的云南民族大学、贵州理工大学等学校为例,毕业当年未实现就业的学生中,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占比高达20%至25%。
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在人际交往、抗压抗挫、自我认知和反思、自我规划等这些对于毕业生求职具有重要作用的方面,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往往存在问题:不够自信、不善言谈、不敢表达观点。
调研显示,在想就业还未就业的地方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社会化能力问题的超过70%,明显高于高校毕业生总体数据。这些现象背后,是家庭条件、成长环境等多重因素的长期作用,而要想帮助他们提升这些方面的社会化能力,也并非一日之功。
针对上述情况,吴碧霞认为,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精准帮扶建档立卡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是重要经验,“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实践中的效果非常显著。
因此,她建议将就业精准帮扶的重点进一步聚焦到地方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群体,同步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完整链条、加强监督监测,更好地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就业目标任务。
“手心手背”都需关注
毕业生站在就业的十字路口,一头是学校,一头是用人单位。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就业,不少高校都在下功夫。2021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团委连续两年与团无锡市委共同举办“百校千企万岗”“送岗直通车”活动。江苏宝洁、松下能源等知名企业参与直播荐岗,现场为学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264个,还有170多家企业合作参与线上招聘,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提供了8000余个就业岗位。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13名专兼职团干部结对就业困难学生33名,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信息推荐等方式精准关怀,常态化、针对性、接力式地为困难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其中2021届帮扶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吴碧霞近年来在工作中发现,推动部分企业专门拿出部分岗位面向低收入家庭学生单独招聘或给予倾斜,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
她在《提案》中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简化操作流程,通过税费减免、经费补贴、表彰先进、加强宣传等机制,激励带动更多企业优先录用、按比例招录、提供实习或定向培养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发挥好公共政策的杠杆作用。
发力前置 授之以渔
针对当前学生就业意识不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的现状,常州工学院团组织启动实施“万生进千企、百家进校园”行动,通过深入企事业单位、邀请专家进校座谈交流、校内外导师双重指导、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等系列举措,引导学生深入企业、基层,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学校实践育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
来自共青团中央的调研显示,65.2%的毕业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是认知社会的主要渠道,84.1%的毕业生认为实习对自己找工作有帮助,同时有69.5%的毕业生认为社会化能力不足是当前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
吴碧霞表示,这种情况在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中普遍存在。“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很多来自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资源贫瘠,成长过程中眼界不够开阔,他们毕业后需要与社会产生联系,往往在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表现出差异。这类学生,需要更多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提升社会化能力。”
她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体系化研究,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融合。将就业实习作为高校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企业接纳大学生就业实习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从低收入家庭学生入学起即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精准帮扶,用好“第二课堂成绩单”,引导他们尽早重视、有序参与实习实践活动。
“我们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很多经验,比如精准帮扶、建档立卡。”吴碧霞表示,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在学生入校的时候建档立卡,聚焦低收入家庭孩子,给他们更多关注,长期实施政策资源的倾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