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珍贵老照片还原汉阳古城风貌

发布时间:2022-04-13 10:54:00来源: 长江日报

  □ 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丁援

  位于汉阳古城内的显正街是武汉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有着1400年历史。日前出版的新书《显正街记忆》,首次披露了一批老照片,还原了千年显正街和汉阳古城的“老街流影”。

  ■ 153张历史图片,窥见百年前“楚中第一繁盛处”

  《显正街记忆》里,有作者麻建雄的“独家秘籍”——153张珍贵历史图片。作为摄影家,除本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摄的老照片外,麻建雄多年来通过海内外各种渠道收集到一批显正街、汉阳古城的老照片,其中有20张独家照片是首次面世。

  通过这些照片,读者可以看到100年前的汉阳古城全景,汉阳古城朝宗门到凤山门之间的显正街天际线;90年前的汉阳树;60年前的汉阳俯瞰图,正在建设的建桥新村、梅岩村……

  一些历史事件也通过这些珍贵照片展示出来。如1931年武汉大水,显正街及汉阳城区受灾难民纪实。

  一张麻建雄从比利时根特大学获得的历史图片,显示了清末汉阳府衙的正大门及大门前的显正街街景。照片中府衙门前两根木柱的石柱础,经麻建雄多方探寻,竟在今天的显正街靠近拦江路附近的一户人家门前找到了。长江日报记者随麻建雄到现场,看到石柱础确实和照片中大小形状一样。

  ■ 显正街比武昌解放路(长街)和汉口汉正街要古老得多

  1954年出生的麻建雄在显正街生活了60多年,他有20多年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履历,多次为保护汉阳古迹建言,对显正街的历史发掘与文物保护有着深厚的个人情怀。经过多年搜集图片、典籍、故事,三易其稿,《显正街记忆》一书日前由武汉出版社出版。

  4月9日下午,记者随麻建雄实地探访位于汉阳大道、鹦鹉大道、拦江路围成的三角地带之间的显正街。

  汉阳古城也位于这个三角形片区。从大的地势讲,汉阳古城北面远靠龟山、近靠凤凰山,东临长江,南临拦江路南段,即清代以前的夹河。汉阳区史志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唐武德四年(621年),即唐高祖李渊在位时期营建了汉阳城,初有城门8座,后为4座,至清代留有朝宗门(东门)、南纪门(南门)和凤山门(西门)3座。

  汉阳古城自唐代营建,至1928年古城垣拆除,经多次修葺、扩建,其基本格局未变。古城内的显正街,东自汉阳城朝宗门,西至凤山门,全长829米。自唐代汉阳城建成后,显正街长期为汉阳城内的一条东西走向的主街,其名由“县正街”,即汉阳县之正街演化而来。

  武昌城建城于东汉末年,明代修葺时,其街道格局改变了。因而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严昌洪为《显正街记忆》作序说:“它(显正街)的历史比武昌的长街(今解放路)和汉口的汉正街要古老得多。”

  ■ 建于清中叶的共勉牌坊至今激励着显正街片区学子

  麻建雄带记者从武汉市五医院附近,即汉阳古城凤山门处,一直走到临长江的拦江路,汉阳古城朝宗门处。一路走来,街道逐渐收窄,有书中描述的当年石板路的感觉。

  整条街留下的古迹不多。在五医院内,有530多年历史的“汉阳树”巍然挺立。“汉阳树”旁的一栋三层西式建筑,为圣·高隆庞医院旧址,现为五医院体检楼,建于1931年,当年就接纳过武汉大水的灾民。麻建雄介绍,1938年2月,白求恩来华,首诊就是在这家医院,抢救日军空袭造成的伤员达一个星期之久。在五医院大门口,立有白求恩的白色塑像,铭牌上记载有白求恩在显正街的事迹。

  显正街片区现存更老的古迹,是离汉阳古城南纪门较近的共勉牌坊,为四柱三间式石牌坊,柱顶有石雕饰。如今在一居民小区内,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麻建雄呼吁保护了下来。共勉牌坊铭文显示,它建于清中叶的1750年,当时位于共勉街,即汉阳县学所在地,也是考场,称为“贡院”。麻建雄介绍,共勉牌坊是一部“立体史书”,至今还在教育、激励和荫泽着显正街片区居民的孩子们。

  麻建雄在书中建议,“在汉阳古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中,把这里打造成一个中心片区,复原凤山门城楼遗址,恢复一段青石板路,扩建一个广场,把汉阳树请进来,把白求恩来过这里等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用雕塑和碑廊等形式反映出来,给后人留住(汉阳古城)西门口这个老汉阳的珍贵记忆”。

  显正街历代为汉阳县、汉阳军、汉阳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显正街是汉阳城的繁盛中轴,商贸兴旺,店铺密集。有唐代诗人罗隐作“汉阳渡口兰为舟,汉阳城下多酒楼”的美誉,宋代有“平时十万户,鸳瓦百贾区”的描述,明清时期的棉花交易“浪涌银花,坡呈白雪”。在清代,显正街两旁曾有汉阳府衙、汉阳县衙、汉阳府学、汉阳县学、汉阳贡院等主要机构。历代显正街街市上“重层飞栋,五金山集”,曾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