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修小补”服务留空间(来论)
修拉链、配钥匙、钉鞋掌……曾经,这些“小修小补”的手艺活和维修点,给群众生活带来很大便利。随着城市发展,“小修小补”的摊位日渐难觅踪迹。如何提供便民服务、更好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
城市发展,重塑了居民们的生活格局。以往占道经营、流动摆摊的方式,虽然带来了一时的便利,但在交通、安全等方面存在隐患,有必要加强规范管理。一方面是群众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是有序经营,兼顾好各方利益,是治理好小摊位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方式、畅通渠道,给“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留出空间,不仅是社会共识,而且更需要有关方面出实招、下实功。
去年,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支持维修点等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业态进社区,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少地方也积极实践,建设便民商业网点,推出便民服务点电子地图等举措。与现实需求相比,便民服务仍需尽快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形态。只有不断创新、持续增强服务能力,提高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才能更好满足民生需求,以精细化城市治理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