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高举信仰之炬,“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发布时间:2022-04-29 10:17: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师生讲述】

  殷殷嘱托牢记在心,中国人民大学师生讲述振奋之情、笃行之志——

  高举信仰之炬,“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编者按

  4月25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对师生殷殷嘱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代代教师秉持光荣的革命传统,传承鲜明的红色基因,为党的教育事业付出巨大心血、作出重要贡献;一届届学子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展现出爱国奉献的卓越风貌。

  面对总书记的深切期待与教导,中国人民大学将怎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大学生将如何青春向党、不负人民,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我们邀请师生代表畅谈心声,并请校领导讲述对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刻学习体会、贯彻落实计划。

  上好思政课,让学生终身受益

  讲述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思政课教师 王易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常关心。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的第一站便来到立德楼,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

  把重视思政课建设的优良传统发扬好。作为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传承红色基因,注重发挥思政课培根固本、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是中国人民大学一以贯之的光荣传统。近年来,学校党委压紧压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制定《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和《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单独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委员会,优化评价考核及奖励机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思政课,带头听思政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并在校、院两级设立教学督导组,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考核、政治巡察、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中,凝聚起举全校之力建好思政课的共识。

  把思政课教学的鲜明特色发挥好。中国人民大学思政课建设始终坚持教学与研究相辅相成、温度与深度有机融合,讲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师既要研究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重大理论创新,又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观点;既要研究思政课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又要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成才需要。只有把教学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和学生特点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让同学们既兴奋、又信服。

  把同频共振的育人格局建设好。近年来,在教育部、北京市委教工委指导下,中国人民大学举全校之力建设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先后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一体化教学资源、“周末理论大讲堂”、疫情防控系列公开课、“名师大家讲党史”系列网络公开课;推动大中小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持共建共享原则,为全国思政课教师提供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服务。

  培养青年,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始

  讲述人:中国人民大学明理书院院长 杜小勇

  有幸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受鼓舞。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成立明理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打造既不同于西方住宿制书院,又与传统学工系统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对象为理工学科本科一年级学生。如何让新生通过书院教育得到全面发展,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豁然开朗。

  新时代青年,要有鲜明的政治标准和精神底色。书院从同学们踏进学校的第一步起,就引导他们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回顾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听党话跟党走”早已成为全体师生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明理书院将充分发挥党史、校史的育人作用,塑造新时代青年的政治标准和精神底色。

  新时代青年,要以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为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明理书院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同学们从解决身边事、帮助身边人做起,培养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创新能力。

  培养新时代青年,要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学生成长的质量标准,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书院近年来在美学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等方面探索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我们会把人才培养任务内化到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全领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善于提出中国特色哲学社科领域“真问题”

  讲述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峰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有幸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参加座谈,向总书记作了汇报,心中非常激动。

  中国人民大学从抗日烽火中走来,在党的关怀下成长壮大、与时俱进。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行,人大人要勇担新时代“复兴栋梁、强国先锋”重任,做听党话、跟党走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

  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辉历史上,以“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高铭暄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树立了良好学风。我所在的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成立七十余年来,在宋涛、卫兴华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者的带领下,始终坚守理论阵地,坚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进入新时代,教研室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相结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

  作为政治经济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和理论工作者,我将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继承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在教学中,力争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做到“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学术积淀启迪学生智慧;善于提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真问题”,交出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好答案”。

  我是一名博士生,也是一名光荣的退役大学生士兵。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并和师生代表座谈,我很荣幸作为学生代表向总书记作了现场汇报,认真聆听了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嘱托。

  我以青春赴远征

  讲述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周晓辉

  85年前,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诞生在抗日烽火之中,全国各地热血青年奔赴陕北,迅速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革命的先锋队”;85年后的今天,我们新时代青年为民族复兴踔厉奋发、勇毅前进,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命运之中,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盼。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血脉永远赓续。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三年级时,选择携笔从戎,服役于武警黑龙江总队,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摸爬滚打、淬炼成钢。2013年8月,黑龙江流域发生洪水灾害,我们紧急集合奔赴抗洪前线,连续奋战20多天。一个深夜,为了堵住一个即将决堤的口子,我和战友们义无反顾地跳进了江水里,最终战胜洪灾,我也因此荣立三等功。

  退役回到学校后,我的军旅情怀并未终结。我总在想,怎样让更多同辈人了解军营,告诉他们青春有“诗和远方”,还有家国与边关。于是,我运用所学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创办了新媒体平台“一号哨位”,讲述军人故事、传播军旅文化。我还积极组织拥军爱军志愿活动,致力于新时代国防教育,继续在互联网上“站岗放哨”。现在,“一号哨位”已有1000多万名关注者,很多青年通过我们了解军营,了解军人,进而走进军营。

  新时代的长征路已经在我们眼前铺展,脚下的长路和远方的高峰是我们必赴的远征。我们唯有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以青春之勇,奔赴民族复兴的远征,用实际行动争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热议】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苏州大学特聘教授方世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总体要求。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为人民做学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郭海湘: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要求科研教育工作者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形成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杨雨薇: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倍感振奋。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当不忘来时路,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孙琳: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作为时代新人的我们更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工作中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姚晓丹、苏雁、夏静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