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悔青春圆绿色梦想——记全国最美家庭刘军家庭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已是五月,塞罕坝仍处于防火期。为加强塞罕坝森林消防的空中力量,从4月14日起,承德航空护林站开设了231公里的“环塞线”巡护线路,覆盖塞罕坝林区全域,在直升机上配备飞行观察员,执行航空护林巡护作业。
除了空中巡护以外,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位置的高山之顶,还挺立着9座人工值守的望海楼,18名瞭望员24小时值守。在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望海楼,防火瞭望员刘军、王娟夫妇正时刻对周边区域的林海进行监测,严格执行白天每15分钟报告、夜间每1小时报告制度,做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24年来,夫妻俩先后担任过偏僻的防火检查站检查员、偏远的营林区护林员以及林海深处两座望海楼的瞭望员,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山梁顶部,一根木杆、三间平房,是塞罕坝交道口防火检查站最初的模样。方圆十里不见人烟,一人驻守怕危险,两人驻守闹矛盾。1998年,林场决定在此设立夫妻防火检查站。
那年,已在林场从事防火工作6年的刘军才26岁,孩子刚刚3岁。“知道不好干,但工作再难,总得有人干。”在林场领导选人为难之际,刘军主动请缨,和妻子王娟一起驻守检查站。
刘军的父亲是塞罕坝第一代建设者。在塞罕坝有句老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从小在林海中长大的他,对林子有着很深的感情。
刘军介绍,防火检查站的工作主要检查过往车辆和行人身上是否携带打火机、火柴等火种,宣传防火安全知识。20世纪90年代的公路上,卡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甚至马车,什么样的交通工具都有。“有的驾驶员一边抽烟、一边开车,风险不小,一个烟头,哪怕一个火星落到草丛中,都极易引发火灾。”
检查站的生活难,最难的是吃水。没有水井,吃水都靠刘军到山涧里挑。检查站的日子寂寞,没有电视和收音机,刘军连糊墙的报纸都能读上几遍。时间长了,一间小屋,二人对坐,相顾无言。工作全年无休,夫妻俩只好把三岁的女儿送到内蒙古的姥姥家。
2008年,根据林场安排,刘军和妻子来到小光顶子山望海楼,作为瞭望员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据王娟介绍,林场分防火期、防火紧要期和防火戒严期三个阶段。“防火期是全年性的,而防火戒严期指的是春季从3月15日到6月15日,秋季是9月15日到12月15日。”刘军介绍,每年清明前后、国庆假期前后,风大、草干、游人多,最容易发生火灾。
最早的望海楼不仅居住条件简陋,而且生活上也面临着各种难题,但最难熬的还是寂寞。“单调、孤独、寂寞,那种感觉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能知道。”王娟说。望海楼最初没有电视和报纸,火情报告电话是他们与外面世界的唯一“连接”。借助这部电话,他们与林场防火指挥部保持联系,或者几个望海楼之间互相问候,通报情况。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夫妻俩的瞭望工作从未懈怠。在多年的瞭望工作中,夫妻俩不断琢磨,渐渐摸索出一套“火情鉴定经验”:草燃烧是白烟,树燃烧是黑烟,雾起来发散没“根”,树草燃烧有“根”……
望海楼上的生活不容易,但是每次瞭望时,看到漫山遍野的林子,夫妻俩都会觉得很欣慰。“干林业苦不苦?苦!但不吃这份苦,哪来的山青水碧天蓝?”
2018年,刘军、王娟夫妇由原来的北曼甸分场小光顶子山望海楼调往千层板分场月亮山望海楼。这些年,望海楼的工作生活条件也在逐步改善。如今刘军夫妇所在的月亮山望海楼里,冰箱、热水器、抽水马桶等设施齐全,还通了互联网,用上了新能源电热柜。
森林防火技术不断更新换代,虽然有卫星、红外线监控等高科技设备,但人工坚守依然不可或缺。24年的时间里,刘军、王娟夫妇与寂寞相伴,和孤独为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默默守护着塞罕坝百万亩林海,为塞罕坝森林资源安全保驾护航。
多年来,看着眼前的树苗一天天长高,夫妻俩心中满是欣慰。“望海楼就是我的家,这些树苗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守望这片林海,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