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雷电季”如何避雷?不要太突出,步子别太大

发布时间:2022-06-09 10:15:00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6月7日晚,湖北、山东、北京、河北、广西、西藏等地都发布了雷电预警。夏季雷电活动多发,我们要怎么躲开雷电伤害?哪里雷电更高发?哪种闪电更易伤人?靠观云识天,我们能够预判雷电的发生吗?雷击来临前,我们的身体能感知吗?

  采挖虫草要懂防雷电?

  雷电是对雷鸣和闪电的统称。

  当大气能量积累,强烈的垂直运动带来积雨云的迅速发展。积雨云就有可能转化成雷雨云,产生雷电活动。

  这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剧烈的对流活动,使积雨云块间产生相互凝聚、碰撞、分裂等激烈运动;二是,运动中发生摩擦,在强烈对流的作用下,大气中的正负电荷被分离并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

  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李倩介绍,一般来讲,云体的上部集中正电荷,下部集中负电荷,电的感应作用使雷雨云笼罩下的地面带有正电。这样一来,在云的上部下部之间、云和云之间、云和地面之间,就会形成强烈的电场。随着电场两边电位差越来越大,就会发生击穿空气的放电现象,并激发空气发光。这就是闪电了。

  闪电的一瞬间,正负电荷相遇,释放出巨大能量,使周围空气迅速膨胀,巨大的震动形成声波,这就是我们听到的雷声了。

  雷暴云产生的闪电有云内闪电——发生在雷雨云内部的放电;云间闪电——发生在云和云之间;云地闪电,也就是云和地面之间的闪电;以及发生在云顶及其上部的中层放电现象。

  李倩介绍:“大部分的自然闪电都是云闪。云闪可能会对飞行器的安全或地面一些敏感电子、通讯设备造成威胁。地闪离我们最近,所以,往往对我们造成的伤害也更大。”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雷电活动,一般来讲,低纬度地区的雷电活动要比高纬度地区多,而在同纬度上,地形复杂的山区,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要比地形平缓的平原地区更大。

  在虫草采挖季,青海、四川等地气象部门则对防雷电进行了特别提示或部署了雷电灾害防御事宜。

  李倩解释称,虫草采挖集中期往往是高原对流性天气发展最为频繁的时期。在夏季,青藏高原相当于一个巨大热源,高原上空以上升运动为主。高原特殊的地形热力和动力作用,强烈影响了其上空的大气环流,导致雷电活动高发频发。

  位置不能太突出,步子别太大

  并不是到了平坦的开阔地就远离了雷电威胁。周围越是平坦,越要注意不要因为“太突出”而引雷。

  李倩介绍,首先根据统计,雷击地点发生在农田的比例最高,可达32%;其次是建筑物,如农村民居、窝棚、岗亭等,占到23%;最后是在开阔地、水域,比如河边、沙滩以及树下。此外,由于烟气具有导电性,所以,烟囱也特别容易遭雷击。

  如果雷电天气发生时,我们不巧正待在户外,那么此时要立即寻找可以躲避的地方。

  躲到什么地方更理想?

  李倩表示,首选装有避雷针、钢架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此外,汽车也是不错的避雷场所,“车本身是金属框架,被雷电击中,可以直接导电到地下,车里是安全的,要注意的是此时要紧闭车窗、车门。”

  而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则不要进入,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物体附近也不能停留。

  李倩还特别提示,虽然此时要尽快离开空旷地带,但是,迈的步子可不能太大。“在雷雨天气中大踏步奔跑,可能会引起跨步电压伤人。因为,当雷击发生时,两脚站的地点电位不同,其电位差会在两脚间产生电压,也就有电流通过人体下肢。两腿之间距离越大,跨步电压也就越大。”

  身体感知预断雷电靠谱吗?

  目前,闪电定位仪能对地闪进行监测,风云四号B星携带的闪电成像仪则可实现对云闪的监测,气象部门开展的强对流监测可以实现对雷电活动的预报预警服务。

  如果大意了,没有关注雷电预警信息,公众能否凭借眼力来判断雷电是不是马上就要来了?对此,李倩表示,大家可以学习通过判别云来识别雷电活动。

  当浓密的乌云开始迅速堆积,变大、变黑时,就有可能发生雷电。如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较长,说明雷电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此时,如果身处户外,要马上停止户外活动,立刻找地势较低且安全的地方躲避。而当看见闪电和听见雷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这就说明雷电正在向我们靠近。

  最后,再来看看,身体感知雷电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有说法称,如果感觉到头发竖起,皮肤如同蚂蚁爬行一般在颤动,就有可能要被雷击了。

  这个说法靠谱吗?这样来预判雷电可行吗?

  头发竖起、皮肤颤动,这确实是人在遭受雷击前的身体感受。但是,对此,李倩提醒,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感觉,意味着已经处于马上要被雷击中的危险处境了。“这个状态已经很危险了。应该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抱膝,低头,身体前倾,尽量缩小暴露面积。”

  监制:郭静

  记者:刘飞

  编辑:杨扬、马露丝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