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奋进的“高原火车头”——记“全国工人先锋号”迪庆有色动力厂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迪庆有色”)动力厂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海拔高、追求更高,缺氧气、不缺志气”的精神,先后克服高海拔大规模首例矿山开采、生产系统消缺问题多、备件缺乏维修难、翻山越岭除雪除障保供电等多种难题,为高原大规模开采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动力十足的“高原火车头”风采。
团结协作 一路高歌猛进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一直以来,动力厂党支部以打造“高原火车头”党支部为目标,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和带领全体干部员工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坚持服务生产不偏离,实现了生产经营与党建双向融合的良性发展。扎实深入推进“两带两创”活动,高标准、高效率、严要求,提高干部职工战斗力、创新力,推进的创新创效项目累计10余项,创造效益2000多万元。
2016年12月,迪庆有色动力厂应运而生。那时,距离试生产运行不到3个月。成立之初,厂里来自五湖四海的职工平均年龄仅28岁,35岁以下青年占82%。矿区海拔3400-4500米,高寒缺氧,年平均气温10℃,员工难以适应环境;矿山开采自动化程度较高,可借鉴经验少;生产试车临近,生产任务艰巨……面对艰巨的任务,全体干部职工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用最快的速度炼就成了一支技术过硬、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的队伍,在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一路高歌猛进,实现了全国首创65吨电机车、全国最大20m3矿车、PXF6089旋回破碎机等大型设备在地下矿山的成功运行。
扎根雪域 彰显劳动精神
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高原火车头”是公司赋予动力厂的肯定,也是期许。动力厂溜破系统,是迪庆有色整个生产系统的“咽喉部位”,咳嗽一声,全矿生产系统都会跟着感冒。记得有一次,系统真的“咳嗽”了:动锥衬板套磨损严重,需要重新安装70吨动锥,面对这个大家伙,不仅倒运困难,而且安装危险系数大。同时,8米重板头轮组合传动齿磨损断裂,也需要更换,因空间有限,只能使用人工倒运。面对困难,动力厂检修队伍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利用机械配合人工吊装、平车推动等方法,安全完成安装,并迅速恢复生产。
面对繁重的检修任务,动力厂每一个职工都必须拼尽全力。今年4月,按照年初排产计划,安排了五天四晚的检修,动力厂安排了三班三倒24小时不停息检修,抢在了复产前8个小时完成了检修任务。任务完成时尽管大家已经非常疲惫,但是为减少后期对生产组织影响,动力厂利用难得的“黄金8小时”,继续集中力量完成了30吨矿渣的开挖、运输、填平以及调试,并准时恢复生产。
像这样的“黄金8小时”在动力厂屡见不鲜。2021年春节期间,暴风雪袭击了高原,为了保证普朗铜矿生产和保障职工生活不受影响,动力厂检修电工不惧艰难险阻,踏冰卧雪翻越海拔5000米高原,对供电线路进行巡查检修。所经之处荒无人烟,荆棘遍地,他们一路饼干充饥、雪水解渴,用最快速度除冰除障,保矿山生产生活供电正常。他们扎根雪域高原,多年如一日地发挥“拓荒牛”精神,矿山投产至今安全稳定供电约14.4亿Kw·h。
创新创造 搭建成长平台
动力厂坚持创新创造,实施精细管理,积极消缺,在技术攻关、修旧利废上下功夫,对溜破系统、胶带运输系统的优化;攻克超过2.5ms带速的卸料车带式输送机、具有缓冲装置的新型矿车、链支重轮承载装置和重型板式给矿机粉矿清理装置等大型技术攻关,每年节约成本上千万,并成功申请获批专利4项、发表技术性论文4篇;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攻关,正在申请专利2项、专著2项。
动力厂不断克服设计缺陷,对生产系统进行多次技术攻关和优化改造,实现目前月均运矿量较2017年增长3.8倍,单日运矿量不断刷新历史记录,最高达到5.6万吨,不断助推普朗铜矿实现稳产增产。
动力厂积极为员工的成长成才搭好平台,通畅渠道,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不断脱颖而出,营造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动力厂稳步推进五级工程师和五级技师队伍建设,全厂现有五级工程师13人,五级技师35人(其中特级技师2人)。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动力厂全体干部员工在“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的激励和鞭策下,将继续扎根雪域高原,为推动迪庆有色完成各项任务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马帅 李世平)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