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友好型社会,亲子更衣室应该成为标配
作者:马青
近日,有湖北武汉市民通过城市留言板反映在游泳馆女更衣室看到六七岁的大龄男童,希望游泳馆加强管理。记者走访当地多家游泳馆发现,场馆内均无亲子更衣室,一些家长表示确实不方便。
游泳馆更衣室该不该让异性儿童入内,几乎成为每个夏季的例行话题。有些游泳馆会特意注明禁止携带3岁以上异性儿童进入更衣室,有些会放宽到5岁,还有比较严格的游泳馆更衣室完全禁止异性儿童入内。在这个话题的讨论中,有女士吐槽说,经常会在女更衣室碰到大龄男童,非常不舒服,有的妈妈会对此表示歉意:有妈妈很无奈地说,自己带着4岁的儿子进女更衣室,已经把口罩当成眼罩套在孩子头上了,还是被投诉;还有妈妈说,带5岁儿子去水上浴场,让儿子独自进男更衣室,孩子动作慢出来晚,她在外面急得团团转,不得不拜托经过的男士进去帮她看看。有的妈妈则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这就成了争吵的导火索。而这样的话题一旦发酵,往往还会形成阵营,在人群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裂痕。
其实,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明白性教育的重要性,明白孩子三岁就有性别观念,四至六岁就已处于性别角色强化期,所以,带超过三岁的异性孩子进更衣室的确不妥。问题在于,家长们该怎么办?办法有,也不难,就是解决方应是游泳馆——增设“亲子更衣室”。
有的景区已经走在了前头,比如广东珠海长隆景区,游客去年就注意到了更衣室的变革,不仅推出女士异性亲子更衣沐浴区,还有男士异性亲子更衣沐浴区,有人开玩笑说,这下爸爸不带娃的借口也没了。这种对家庭需求特别敏感的景区,长隆的做法,自然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口碑。其实,大多数游泳馆不必这么复杂,在更衣室旁边搭个帐篷,挂一个“亲子更衣室”的牌子,其实也能暂时解决问题。所以,要问有关场馆的不是能不能,而是愿不愿。是财力不足还是动力不足?是游泳馆的设施老旧了,还是管理者的理念陈旧了?
胡适曾在《慈幼的问题》这篇文章里假借一个朋友的话说,考察社会文明要看三件事,怎样对待小孩子,怎样对待女人,以及怎样利用闲暇时间。社会进步,往往就体现在人文关怀的细节里。比如,第三卫生间。2016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向全国发出通知,要求加快建设第三卫生间,解决特殊游客群体的如厕需求,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现“厕所革命”的人文关怀。第三卫生间就是为特殊人群服务的卫生间,不只是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还有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共同外出,老人或小孩需要协助时,都可以使用。经过几年努力,目前全国上下建成使用的第三卫生间数量已有近万座。再比如,母婴室。每年全国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会替哺乳妈妈们发声呼吁,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让妈妈们找得到、用得上母婴室。
近几年,国家反复提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从这个角度说,游泳馆的亲子更衣室,更该早日成为标配。(马青)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