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高校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发布时间:2022-08-15 10:49:00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郭亚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以一定质量、足够数量的多元化人才作支撑。我国现有3.14亿农业生产者,大专以上仅占1%左右,高中毕业生7%,加起来一共8%左右,高素质人才稀缺。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必须强化高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人才支撑作用。

  加强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政治引领

  高校党委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首先,要提高高校相关人才的政治站位,坚定投身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的各类产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生态环保专家等涉农人才都可以源自高校,可以是高校的专家学者,也可能是由高校培养的青年才俊。但这些人才愿不愿意投身乡村振兴这一重大任务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而,高校党委要一方面始终坚持党管人才,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宣传乡村振兴的伟大意义,提高师生投身乡村振兴的政治站位。

  其次,要明确高校相关人才的发展方向,聚焦研究乡村振兴的中国方案。高校的人才培养一定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高校要将现有人才及人才培养的方向聚焦在乡村振兴过程的人才需求上,通过破“五唯”形成正确的人才评价机制。

  最后,要弘扬高校相关人才的事迹,激发赓续乡村振兴的精神血脉。例如,1973年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接力帮助河北曲周从千年盐碱滩变身“米粮川”就是高校人才服务乡村的生动案例,通过弘扬这种“看得见的哲理”故事,持续激励科技工作者。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包括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内的投资管理、乡村规划、旅游策划、环境保护等人才,高校党委要通过弘扬相关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感人事迹,持续激发高校人才赓续乡村振兴的精神血脉,形成高校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深化服务乡村振兴的学科建设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学科建设就是要改善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实现人才支撑的责任担当。

  首先,以乡村振兴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优化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科定位。目前,我国高校中的12个一级学科、92个专业大类中的应用学科绝大多数都能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找到应用场景,其中农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学科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功能单元,应该明确回答“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培养目标的问题。一方面,要培养基于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农村产业投融资问题、产业融合问题等都是迫切的现实问题,学科优化要聚焦在治理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的时代新人上面,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培养一批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实现的高素质优秀人才。高校要将优化学科定位作为高校的战略性工程来抓,为解决乡村振兴中的综合性、系统性难题提供智力支持。

  其次,以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为目标,培育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队伍。乡村振兴过程中既有系统性的现实问题也有具体的现实问题,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同时,我国高校面临的老中青梯队不健全、部分领域人才青黄不接等结构性问题,也需要通过融入产业来培育队伍建设。因而,要以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为目标,通过搭班子带队伍,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一方面,乡村振兴产业的培育和高校学科发展之间要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打通高校学科服务国家战略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通过专业队伍建设形成持续稳定的成长梯队。尤其是要完善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组织实施高校优秀毕业生接续培养计划,加快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校人才队伍。

  最后,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新农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大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投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锻造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场域、新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将高校的教育教学、创新创业、社会服务与乡村振兴的实现过程相结合。可以将《乡村振兴大课堂》等课程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进行课程设置,设计一定学时的理论课程和2周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打造符合区域乡村特色的“金课”。

  推动产学研融合 实现乡村振兴的机制创新

  乡村振兴就是高校人才成长的实践,在此过程中的产学研融合的新机制是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基础之一。要主动对接好党和国家的人才战略布局,充分利用好国家和各地的人才政策,鼓励校地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之间、院系之间、学科之间开展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协调合作,更好地实现跨学科的人才资源共享和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发挥人才队伍效能。

  产学研融合的运行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运作”模式,加强统筹协调,在基层政府、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高校、行业组织之间协同互动,形成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政策合力和相应的资金支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走高校人才支撑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鼓励高校专家学者、教师、技能人才、博硕士生以联合创业、投资入股、共联共享等形式与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新农人等主体建立深层次的长期合作关系,聚焦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条件具备的高校设立乡村振兴研究院是产学研融合的有益尝试,通过成立全国性或区域性联盟,构建乡村振兴需求导向、项目任务带动、平台资源共享、学科优势互补的高校乡村振兴科技服务机制。

  产学研融合的评价机制。将与乡村振兴相关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纳入高校考核目标。将高校人才在乡村业态创新、空间资源立体开发、三产融合、城乡融合过程中的价值、能力和贡献等尽快纳入高校评价体系中,具体评价细则也应尽快研究。通过评价机制的优化,能够向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加快形成有利于乡村振兴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郭亚军)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