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投资逾1500亿元
当前,我国钢铁业超低排放改造如火如荼展开。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共251家企业、6.81亿吨左右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投资已超过1500亿元。
“节能减排是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既是行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内涵,也是企业奠定生存基础、赢得市场竞争、谋划长远发展的具体抓手。” 中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在近日举行的2022(第十三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表示,钢铁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但仍需应对诸多挑战和困难。
投入巨大成效显著
打赢蓝天保卫战,钢铁业要啃“硬骨头”。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推动行业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按照要求,全工序有组织排放超低限值较国内现行标准收严33%-83%,相较欧美国家现行标准,我国超低限值除个别节点颗粒物排放浓度相当外,绝大部分指标均优于国外同类标准。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家企业、1.72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22家企业完成部分环节改造,并在中钢协网站公示。
“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整体进展良好,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作出的重要贡献有目共睹。”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指出,钢铁企业付出巨大努力、投入大量资金,在有组织、无组织、清洁运输、监测监控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涌现出一大批花园式工厂,极大改变了全社会对钢铁企业的认识。
钢铁产能集中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全国钢铁产能集中的10个城市2021年与2013年相比,PM2.5浓度平均下降59%。特别是钢铁第一大省河北,2021年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62.5%,重污染天数减少87%,降幅在全国位列前茅。
钢铁企业整体治理水平快速提升。自备燃煤电厂、焦炉、烧结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成为标配,轧钢用的煤气发生炉普遍被天然气替代,焦炉烟气精脱硫正在大规模应用,料厂、料堆、料仓及物料转运等颗粒物逸散点普遍密闭密封。此外,公转铁、新能源重卡的大力推进有效提升了钢铁行业物流环节的清洁运输水平。
减污降碳同根同源,需要协同推进。作为制造业碳排放大户,钢铁业低碳转型工作有序开展。中钢协提出碳中和冶金路线图,正式发布《中国钢铁工业“双碳”愿景及技术路线图》;成立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并启动了钢铁行业环境产品声明(EPD)平台,从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凝聚行业低碳转型发展合力。龙头企业发布低碳发展行动路线,积极推动大规模脱碳技术路线研发和示范,协同上下游行业共同推进能源结构变革。
行业承压挑战增多
钢铁业超低排放改造是目前推进“双碳”工作的重要抓手。刘炳江强调,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并将其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这项重大的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将倒逼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装备升级,提升钢铁业整体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助于撬动社会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
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完成主体改造工程的钢铁产能已近4亿吨,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投资超过1500亿元。2025年之前要完成8亿吨钢铁产能改造工程,还有约4亿吨待实施,按平均吨钢投资360元计,需要新增投资不少于1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钢铁业市场形势严峻,遇到了需求减弱、原燃料价格高企、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等困难和问题。今年1月至7月,中钢协重点统计会员企业利润总额936亿元,同比下降63.4%。7月份全行业出现月度亏损,中钢协重点统计会员企业亏损96亿元,在列入统计的90家企业中,63家当月亏损。钢企效益滑坡,对于企业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开展低碳转型探索等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和未来预期两个方面。
何文波表示,面对市场的严重冲击,钢铁企业当期效益急转直下,计划的建设项目能否如期进行,是否会出现钢铁企业对计划的调整,目前来看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不同企业会有不同的处置方式。协会已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全面跟踪调查。
随着钢铁业节能减排向纵深推进,工作难度也在加大。污染物排放要求更高、节能降耗进入发展瓶颈期、低碳转型面临多重任务目标等,都是企业绕不开的挑战。
从钢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进展看,重点地区预计2022年底基本完成。近日,河北省率先提出在已完成12家钢铁企业创A的基础上,利用3年时间实现河北省钢铁企业全面创A。同时,超低排放改造的整体要求在逐步提高,河北省执行的新版《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相较于此前一版标准,在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方面要求均有大幅提高。
从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看,双碳目标的“1+N”政策体系逐步建立,一系列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陆续出台,对行业加快推进低碳转型提出了更为先进的指标要求,比如“到2025年炼铁、炼钢工序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产能比例达到30%”“短流程炼钢占比到2025年达15%以上,2030年达20%以上”等,低碳转型工作面临着多重目标背景下的高质量转型压力,时间紧、任务重。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我国钢铁行业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坚定不移继续做好超低排放改造,努力打造全球最大的钢铁清洁生产基地。“越是处于行业低谷期,企业越应苦练内功,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以危机为契机,化压力为动力。”刘炳江表示。
据何文波分析,市场压力下,会促进环境技术和工程的行业共性技术协同研发,促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变危为机。为此,钢铁企业要通过评估,实现对技术方案和工程进度的整体优化;政府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导向,强化奖优罚劣,促成优胜劣汰。“两促进”是市场冲击可能带来的正面效果,“两优化”(优化实施方案、优化政策导向)是实现和强化这种效果的必要措施。
河钢集团作为钢铁龙头企业,“十三五”期间在烟气污染物治理方面形成了多工序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路线,主要能环指标居行业领先水平。其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钢正在建设新一代全流程绿色智能钢铁基地,通过工艺流程变革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李毅仁表示,河钢旗下张宣科技正在实施全球首例氢冶金工业化示范工程,一期项目预计2022年底前投产。到“十四五”末,河钢集团将形成380万吨的清洁炼钢原料的氢冶金产能。
以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需求为导向,河钢集团积极打造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及产业化输出平台。今年5月31日,其组建的大河生态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作为河北省生态环保领域“第一家国资国企平台”,该公司将充分发挥资源、融资、管理、人才优势,从战略咨询、科技创新、产业服务等方面发力。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钢铁市场优胜劣汰步伐加快,企业间的竞争力差距日益拉大,将出现分化和整合并行的态势。如何统筹多目标下的动态平衡,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将是钢铁业的一场大考。
数据显示,达到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比未完成超低排放的企业,吨钢环保运行成本高出100元以上。“在环保成本上浮而利润水平大幅下行形势下,成本的差异将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提醒说,超低排放改造(包括已完成改造的企业)应全面考虑,系统优化,整体设计、精准控制,在稳定实现超低排放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能耗、物耗,实现减污降碳、降本增效。
“实施减污降碳,迈出了钢铁业低碳发展的第一步。”范铁军建议,面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任务,需要充分利用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创A”的影响力,将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治理与碳排放目标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形成任务明确、角度全面、标准统一的政策要求及政策环境,真正让A级企业成为钢铁企业绿色发展的“标杆”,形成示范引领作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