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服务”与“贸易”相遇:更多的期待将成真

发布时间:2022-09-01 09:26: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经济界面】

  看似高冷专业,实则温暖贴身——

  “服务”与“贸易”相遇:更多的期待将成真

  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

  一年一度的盛会,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8月31日至9月5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一届可以有“更多期待”的高规格国际盛会,再次引发人们对服务贸易的关注热潮。

  “更多的期待”并不仅仅因盛会的启幕而热,更不会因盛会的闭幕而落。乍听专业高冷,实则温暖贴身,服务贸易并非只属于外贸专业人士,服务贸易就在我们身边。

  通信、健康、金融、教育、建筑、销售、旅游、娱乐、文化、体育、运输、环保、研发、设计……形形色色的服务,生活中须臾不可少。当“服务”与“贸易”相遇,意味着提供服务的企业和个人可以来自更广泛的地域,更多的选择、更好的质量、更新的技术都令人期待。

  不断扩大开放,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跨境电商的快递到了,购买海外产品的同时,也购买了外国企业的运输服务;同仁堂的境外新冠肺炎防治中医专家组给各国开出中医预防处方,中医药服务出口广受欢迎;我国的影视剧、网络文学、网络视听、创意产品等领域出口迅速发展,进口的优质图书、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中国的服务外包连年保持快速增长……这都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缩影。

  2012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长6.1%,高出全球增速3.1个百分点。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的排名也由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已连续八年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服务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2021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8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1.4%。目前,与我国有服务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200多个。

  服务贸易具有轻资产、软要素的特点,更加需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发展环境,更加需要各国加强规则的协调和政策的对接。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指出,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连续五年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海南率先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新增22个服务开放部门,提高了37个服务部门的开放水平,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去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实现恢复性增长。服务出口世界排名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服务出口1.4万亿元,增长24.6%,“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疫情对传统服务贸易造成冲击,同时也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远程服务、非接触经济等快速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成为发展的新动能。

  2012—2021年十年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速达到9.3%,占比提高了10.3%,其中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金融服务分别增长5.8倍、3.2倍、2.1倍和1.6倍。离岸服务外包规模增长2.9倍,服务外包产业累计吸纳就业1127万人。

  逆差逐步下降,折射新趋势

  2018年以来,服务贸易逆差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大幅下降。去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比上一年下降了67%,降到327.5亿美元,是2011年以来的最低值。今年上半年,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收窄到122亿美元。

  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收窄,体现了服务贸易领域发展的哪些新趋势?

  “服务贸易逆差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王东堂指出。

  首先,受疫情冲击,旅行进出口大幅下降。疫情前,旅行一直是服务贸易的第一大领域,也是服务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疫情导致了各国强化旅行限制,也抑制了旅行服务贸易增长。2021年我国旅行服务贸易逆差1146.8亿美元,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了55.8%,成为拉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传统服务出口提升带动了服务贸易逆差收窄。特别是去年、前年受到货物贸易快速增长和运费上涨因素的带动,运输服务出口保持高位态势,2021年出口达到1272亿美元,增长124.7%,带动了传统服务出口的提升。再次,新兴服务出口成为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缩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积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大力推动新兴服务出口,服务出口竞争力明显提升,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规模快速提升。

  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会否持续性下降?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俊分析指出,逆差的下降不会是一条曲线,肯定是一个波动下降的过程。疫情缓解后,短期因素消失,旅行服务进口增加后,在某些年份逆差会有所增加。但是,从整个趋势来看,国内服务产业竞争力在提升,中国服务“走出去”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国的产业优势、制造业的优势,中国服务跟随制造业和海外投资“走出去”,将会伴随着相关的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结算服务、支付服务,以及信息服务、网络服务等。作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会带动相关的服务出口,大规模货物贸易也会带动跨境物流运输服务。

  除此之外,中国服务“走出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就是我们的人力资源比较丰富,中国有大量高素质人才,学科门类比较齐备,高等学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在人口结构中占比都是领先的。“人才和产业都是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势资源,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实力将不断提升。”李俊认为。

  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在优化结构、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国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金融、科技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尽管服务贸易取得良好发展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制约。”盛秋平指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起伏反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跨国人员流动和商务活动受到很多限制,这对跨境旅行、建筑、会展等涉及自然人移动的服务贸易冲击较大,服务贸易面临外需收缩的风险。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一些服务贸易企业面临订单不足、成本上升等挑战,经营预期不稳,特别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近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扩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2021年,商务部等24个部门发布的《“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提出,推动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为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契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我们要更多地引进国际优质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先进技术、环境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还有国内有巨大需求的教育、医疗,尤其是职业教育培训,来提升中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李俊指出,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引进更多高质量境外服务。服务贸易多涉及国内规制改革,涉及要素层面开放,包括标准、资质的认证认可等。同时,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包括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行政审批、人员的跨境流动、通关的便利化等都需要进一步优化,这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

  “下一步,中国将继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持续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通过服贸会等对外平台促进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持续推进新兴服务出口,增加优质服务进口,更好地推动服务贸易均衡协调发展。”王东堂表示。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