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内黄:推动陶瓷产业实现绿色转型
压制、喷墨、烧成、抛光、磨边……一块块精美瓷砖源源不断的从生产线上输送出来,销往全国各地。日前,记者走进河南省内黄县陶瓷产业园区新福润陶瓷生产车间,看到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1-7月份内黄县陶瓷产业产值62229.7万元,同比增加9247.3万元。随着安阳瑞美达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将清洁工业燃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个陶瓷生产企业,内黄县陶瓷产业园区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破困局
内黄县陶瓷产业园区是该县招商引资的最大工业项目。园区于2009年8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已入驻陶瓷及配套企业20余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间接带动10余万人就业,每年为群众创收超过20亿元,成为全省重点打造的百亿级陶瓷产业集群。但是随着陶瓷产业的做大做强,随之而来的各类环保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要求,陶瓷生产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陶瓷生产采用固定床间歇式气化炉作为陶瓷窑燃气来源,煤炭是烧造工艺的主要原料,大量使用燃煤不仅给内黄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减煤减排指标性任务直接制约了园区企业的生存发展。”原县产业集聚区环保所负责人游鹏晓表示。
谋变革
内黄县委、县政府抱定“宁可伤筋动骨,也要脱胎换骨”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为了解决陶瓷企业每年生产时间不足6个月的重大难题,一个总投资10.3亿元,建设占地162亩清洁燃气集中制气项目开始谋划建设。
项目从立项到2021年建成投运以来,先后克服了技术方案确立关、疫情关、资金关等重重困难,将原计划24个月才能够完成的建设任务压缩到18个月,于2021年10月底建成运行,设计年产清洁工业燃气24亿立方米。园区43台陶瓷企业自备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全部同步拆除到位。
安阳瑞美达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保学说:“煤制气项目采用中科院研发的最先进的常压循环流化床煤制气技术,生产工艺国内一流,使用无烟煤和褐煤和兰炭等原料,可以平稳的输送优质的煤气到各个陶瓷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中,“园区集中管道煤制气”已被定为A级企业清洁能源燃料使用标准,循环流化床技术生产的工业燃气远远低于天然气售价,提高陶瓷企业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
“煤制气彻底改变了制约陶瓷产业发展的瓶颈,也给我们陶瓷企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不仅延长了陶瓷线生产周期,稳定了市场供应,也让我们企业的产能更稳定、产品更优质、运转更高效,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粗略来算,大概就能减少20%的生产成本。”安阳朗格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代讯表示。
求发展
项目建成及双气成功置换后,每年可为园区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800吨左右,减少固废约5万吨。每年可减少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860吨左右,减少固废10万吨以上,空气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我们村就在陶瓷厂附近,前几年陶瓷厂一生产天总是灰蒙蒙的,这两年好多了,你看看蓝天白云,空气质量也好。”内黄县后河镇仗保里村村民李玉民笑着说。
旧貌换新颜所折射的是陶瓷园区10年来的发展成果。清洁工业燃气的运用,使内黄县陶瓷产业园区企业整体污染防治水平实现了根本性的变革提升。内黄陶瓷产业实现华丽转身,驶入了绿色、高端、品牌、智能化、清洁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7月28日上午,“一带一路”内黄陶瓷出口塞尔维亚启动仪式在河南省内黄县陶瓷园区成功举行。内黄县首批陶瓷产品,将通过中欧班列正式发往塞尔维亚,成为打开内黄陶瓷产品出口中东欧市场的一个窗口,标志着内黄陶瓷深耕欧洲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内黄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内黄县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全力打造制造业优势产业集群,坚持绿色发展导向,谋划建设清洁燃气集中制气项目,加大对陶瓷企业升级改造和园区的环境治理力度,破解陶瓷产业发展瓶颈,以能源置换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内黄陶瓷产业驶入了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智能化发展的快车道。”内黄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主任牛国莉表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