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长阳:红柿挂枝头 点亮致富路
深秋时节,一个个火红的柿子缀满枝头,格外好看。“最高卖到5块钱一斤,一亩地大概有8000块的收入!”湖北长阳县渔峡口镇沿坪村村民覃远双一手握住柿子的茎蒂,一手持剪刀麻利地剪下,“咔嚓”一声,柿子便落入手中。今年,渔峡口镇近2000亩高山红柿喜获丰收,每天有5万多斤高山红柿,经过采摘分拣包装后,发往广东、武汉等全国各地。
最高兴的要数高山红柿的“媒人”秦俊松。2015年,秦俊松在秭归一家苗木基地里,第一次品尝到了这种口感脆甜的柿子,它不同于家乡普通的软柿子,兼具柿子的香味和苹果的口感!
秦俊松当即买下100多斤柿子带回家。又骑着摩托车,一路奔往高峰村找村民们试吃,“大家都夸这柿子口感独特、好吃!”秦俊松说,这让他心里一下子有底了。
开过出租、跑过货运,走南闯北的经历,让秦俊松眼界更为开阔。虽然自家有七八亩地的椪柑,但他却不想固守着父辈的果园。而彼时,渔峡口镇出产的清江椪柑,早已经声名在外不愁卖。
秦俊松却有自己的主意。“椪柑适合生长在500米以下的清江河谷地带,海拔600米到1200米的中山地带,一直没有好产业。” 秦俊松认为,高山红柿恰好可以填补中山地带的产业空白。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带头干。2015年,秦俊松带领高峰村部分村民,试着种下100多亩红柿。两年后,果苗长成一人多高的大树,红红的果实挂上枝头。试种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苦于没有好产业的村民,开始主动找秦俊松取经。2017年,他牵头成立宜昌长阳润龙甜柿专业种植合作社,并给自己取了个“柿长好”的网名,心无旁骛发展高山红柿产业。
种植缺技术!不怕!合作社邀请华中农业大学柿协会专家当起了技术顾问,不仅在社员交流群里答疑解惑,还到村里义务开展技术培训。
销售没渠道!不怕!合作社一方面实行统一收购,另一方面“授人以渔”,教村民通过网络进行销售。“只有种植户的口袋鼓起来,红柿产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 秦俊松说,只有产业活了,也才能留住人、谋振兴。
新鲜红柿作为鲜果出售,果形较小的则风干制成柿饼,柿叶还是中药材原料……如今,渔峡口镇中山红柿产业欣欣向荣,仅沿坪村就发展高山红柿400多亩,综合产值达到300万元,全村近四成村民依托高山红柿产业增收致富。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也让秦俊松这位新农人信心更足了,在深耕品质的同时,他还计划做优品牌,拓宽销售渠道,争取让高山红柿走进商超。(经济日报记者 柳洁 通讯员 覃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