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构建绿色技能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生态链”

发布时间:2022-11-02 10:26:00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赵璐(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这一重要精神为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也为职业教育锚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需要大批绿色技能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和保障,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加快改革步伐,紧密对接产业绿色发展需求,构建产教融合“生态链”,承担起培养绿色技能人才的时代重任,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绿色力量”。

  实现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有效衔接

  绿色技能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诸多环节。而培养目标的科学设计,是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不仅可以实现从人才发展的高度定位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体系规划,还可以从产业发展的层面保障人才输出与绿色经济转型之间的有机承接。在实践中,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产业的用人标准实现有效衔接与协同,才能使培养的绿色技能人才符合产业用人条件,实现产教融合协同效应最大化,提高绿色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开展绿色技能人才需求调研。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遵循就业导向,岗位需求调研是职业教育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首要工作。职业院校要深入产业一线,对绿色技能人才的需求现状进行广泛调研,并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产业对于绿色技能人才的科学标准,分析、总结不同岗位应开发的绿色技能。

  确立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职业院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产业协同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从顶层架构上就与产业的用人需求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做到培养目标既满足绿色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遵循绿色职业教育的发展诉求,又符合绿色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

  实现专业设置与发展需求有效衔接

  职业院校要将契合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绿色技能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的组织逻辑,系统性地研判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专业变革,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这不仅包括开设绿色紧缺专业,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链的高度契合,而且包括在非绿色专业中系统性开发绿色技能,促进传统专业绿色升级。

  开设绿色紧缺专业。绿色经济的转型发展催生了一批新业态、新领域、新材料,职业院校要对标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方向,实现专业设置与绿色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对接,合理规划专业布局,全面审视专业建设,注意绿色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以绿色经济、行业、产业发展为风向标,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体系,设置绿色专业或绿色专业群。

  促进传统专业绿色升级。想要全方位培养绿色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必须在传统的非绿色专业学科中渗透绿色教育要素,围绕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养成、生态文明观塑造,在钢铁、机械、纺织等传统专业中融入环境伦理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内容,融入绿色发展的新现象、新理念、新观念,结合绿色发展拓宽传统专业内涵,在专业建设中增加绿色成分,助推传统专业的绿色升级,从而使学生既有整体的绿色发展视野、充实的绿色发展知识,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实现专业教育与绿色教育的统一,形成“绿色教育生态”,整体提升学生的“绿色素质”。

  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

  为了契合绿色经济变革趋势,职业院校要根据需求变化、技术变革,合理、动态调整绿色课程的标准、结构、内容,及时将产业的绿色理论、工艺、规范等元素融入课程体系构建,着力进行课程改革,让课程育人成为铸魂育人的“源头活水”,从而筑牢高层次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设置形成绿色技能的专业基础课。职业院校要关注国家、产业关于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绿色职业标准,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引入绿色技能,确保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与技术、产业的更新速度、频率以及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保持同频,切实培养绿色技能人才的绿色知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跟上时代发展与绿色经济的需要。

  设置运用绿色技能的专业实践课。为了实现绿色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双向契合,在教学实践中,职业院校要增设有关绿色技能开发的专业实践课,广泛开展以践行绿色教育为目标的课外实践活动,设置贯通“产”“教”的“混合式教学平台”,确保学校课堂、实践平台与企业实训的有机协作。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高标准的学生绿色技能实践训练基地,将绿色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绿色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将一些具有绿色理念的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将所学绿色知识运用其中,在实习过程中学习绿色技能。

  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衔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衔接是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职业院校要按照为产业“量体育人”的标准,全面实现“供需接轨”,以真实环境的要求推进教学过程的深度变革。

  推动教学流程的深度变革。职业院校要基于企业的生产过程,实现绿色教学流程的深度变革,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装备、专业实操,设计适配的教学空间、课程模块。通过对绿色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运输、售后整个生产周期过程的研究,将学生的绿色实践教学过程还原于企业的实践场景,依据绿色职业资格标准、生产过程完善教学流程设计和学时安排。

  推动教学方法的深度变革。传统的职业院校在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在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背景下,职业院校要实现理论与实践兼修,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精准地将通用和专业的绿色技能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从而提高绿色技能人才的供给质量。

  当前,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对绿色技能人才数量、质量的要求推向了新高度。总的来看,市场对绿色技能人才的需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供给呈现结构性矛盾,必须深化产教融合,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产”与“教”各要素、各环节、各领域的相互耦合。可以说,打通绿色技能人才培养供需“堵点”,促进绿色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有效衔接,已经成为绿色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趋势和必然要求。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