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上“云端”,打开数字世界一扇“窗”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
迈上“云端”,打开数字世界一扇“窗”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移动支付日渐普及,线上办公、网络购物等成为工作生活新方式;5G“进厂”,工业互联网融入千行百业,更多企业迈上“云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数字中国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规划,相关部门扎实有力推动各项规划实施落地,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今后应如何进一步推动数字中国建设?
1.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生活
初冬,在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北里中区的一个书画活动室里,60多岁的市民张贝莉和多位老年邻居一起体验了“鹤颜学堂”课程。“课堂上,我们学会了很多使用智能手机拍‘大片儿’的实用摄影小技巧,还用智能手表测了血压,真切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便捷。”张贝莉说。
如今,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消费、教育、养老等多个领域,不断满足人们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需求,让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据统计,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由2012年的8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2.3万亿元,年均增长20.3%。电子商务、移动支付规模全球领先,网约车、网上外卖、数字文化、智慧旅游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我国公共服务数字化深入推进,数字惠民水平不断提升。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100%,住房公积金小程序服务1.64亿缴存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13.63亿人,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6.19亿人,全国已审批设置1700多家互联网医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互联网诊疗等线上服务和无接触配送有力保障了居民需求。
而在生产领域,5G技术助力油气勘探,提升能源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助力极寒矿山智慧改造,实现降本增效……
“在我们煤矿的生产过程中,运输环节占主要开采成本,且安全风险高,实现运输环节的无人化是重要发展趋势。”宝日希勒露天煤矿矿长于海旭说,“5G+矿用无人驾驶”、设备远程控制等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工人工作环境。
近年来,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不断走深向实,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5.7%、75.1%,比2012年分别提升31.1个和26.3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7月底,我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形成一系列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这背后是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我国信息通信网络建设规模全球领先,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光缆线路长度从2012年的1479万公里增加到2021年的5481万公里,增长2.7倍。我国移动通信实现从“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领”的跨越。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今年10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25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2.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0.9%,占比较上年末提升6.6个百分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表示,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先后印发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部署,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总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2.网民数量、数据资源等全球领先
数字经济是数字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世界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纷纷出台战略规划,采取各种举措打造竞争新优势,重塑数字时代的国际新格局。
“如果说过去20年是互联网不断惊艳世界的20年,那么未来20年将是数字化持续惊艳世界的20年。”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和重要引擎。
专家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既有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也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传统产业领域融合渗透,推动产品、装备、工艺、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步伐不断加快,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相继涌现。”单志广说,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已成为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争夺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我国发展数字经济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
我国网民数量、数据资源、数字化应用场景全球领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将催生更大规模、更加多元的内需市场,将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与此同时,我国数字经济还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等问题。比如,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在操作系统、工业软件、高端芯片、基础材料等领域,技术研发和工艺制造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相对较慢。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还需深化,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不愿”“不敢”“不会”的困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数字鸿沟亟待弥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还需完善。
3.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
今年11月,以“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数字文明”为主题的2022(第二十一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深圳举办。会上,多模态四足机器人等各种新产品新技术集中亮相,尽显数字经济发展魅力。嘉宾们认为,要牢牢抓住数字技术发展主动权,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先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尚冰建议,坚持创新驱动,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推动集群创新,持续提升数字中国创新能力;坚持应用牵引,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安全发展,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治理水平,扩大数字技术在治理中的应用,提升治理效能;坚持普惠发展,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让数字经济发展更加普惠大众。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有关部门、各地方,加大对数字经济薄弱环节的投入,突破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短板与瓶颈,建立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通过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计划、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制定实施数字技能提升专项培训计划等,加快提高公民网络文明素养,加强数字人才培养。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力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快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完善企业培育体系,落实落细各项惠企政策,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特征的监管规则,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曹淑敏表示,今后要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更加系统、全面、协调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各项重点工作。持续发挥数字中国建设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各领域数字化进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链接
数字中国建设部分相关政策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构建释放数字生产力的创新发展体系。坚持创新在国家信息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把关键核心技术自立自强作为数字中国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充分释放数字生产力的创新发展体系。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2012年至2021年,我国网民规模从5.64亿增长到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从42.1%提升到73%,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
截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9.8%。
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7.6万件,占同期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量的39.6%。
截至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并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2012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30%。
(刘坤整理)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