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为媒,续写乡土故事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探村博士联盟”成员 肖艳
在青藏高原边缘的龙门山脉摩天岭下,坐落着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小镇——四川省绵阳市雎水镇。小镇自然环境优美,1982年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受阻狮驼铃》等三集的外景戏就是在镇里白水湖拍摄的。镇上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古桥,名为“太平桥”。每年大年初一,当地人都有扶老携幼“踩桥”消灾祈福的民间习俗。今年春节期间,在去往古桥的路上,家家户户门前挂满红灯笼,靠近古桥的街边摊,晶莹剔透的红油凉粉、酥香可口的脆皮锅盔、正宗地道的绵阳米粉都摆出来了。路上人来人往,喜气洋洋,一片热闹欢腾的年节景象。
这里,就是我的家乡。2023年伊始,我们一群20来岁的青年乘上了光影的列车,与这座小镇的光阴故事相遇——我和家乡的一群大学生共同筹备了一个公益微电影项目,来展现家乡的自然风景,弘扬家乡的民俗文化,也以此诉说我们对家乡风土人情的深切热爱。
电影筹备的过程艰辛而有趣。展现家乡自然风物时,为了“选角”,我们来到地质博物馆考察海绵生物礁。令人意外的是,在各种缤纷夺目的化石中,最具价值的却是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黄色大石块”。经过查阅大量资料,我们惊喜地发现,这种晚三叠纪海绵生物礁群全世界仅有两处,另一处在阿尔卑斯山脉,比家乡的晚数千万年。“看似寻常最奇崛”,大家啧啧称奇的同时,更从中体悟到了生活的哲理。
拍摄白水湖景色时,我们冒着严寒在湖中心划了两个小时的船,待到下船时,脚已经冻得快没知觉了。这时,一位渔民给我们讲起了当年《西游记》拍摄时克服种种难题的故事,我们入神地听着,寒冷不知不觉被抛在了脑后……
微电影拍摄期间,遇到的困难比比皆是。缺少工作人员,我们就身兼多职;缺少经费,我们就四处筹措。让人暖心的是,家乡一如既往地给予了我们爱护、滋养和支持,村民们免费为我们提供场地,还帮忙克服了很多难关。比如,剧组拍摄太平桥期间,需要一种名为“苹果箱”的摄影器材。为了帮剧组节省预算,技艺高超的民间木工手艺人挺身而出,为我们手工打造了一比一复刻的“苹果箱”,尺寸分毫不差,模样分外美观,而且用料极为扎实,一个“苹果箱”足足有20斤重。后来才知道,为了给我们打造“苹果箱”,这位木工师傅专门四处找教程,一比一画图纸,试验了很多次,甚至伤到了手,才做得比专业道具还漂亮。一个个这样的暖心瞬间,让我们深受感动。
随着寒假结束,我们的拍摄暂告一段落,计划在暑假完成全部拍摄,7月中旬推出。这次创作,让我对家乡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有了深刻理解,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一个乡村就是一座文化宝库,需要有人用心体察、深情讲述,这正是乡村振兴中发挥人的主体性力量的价值所在。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更应在乡野深处感受古老文明生生不息的魅力,真正参与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来。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张哲浩、李洁、王斯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