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推动产能再上新台阶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重要支撑。但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端牢饭碗的压力越来越大。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记者获悉,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力扩种大豆油料,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
推动产能再上新台阶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全国春耕备耕正由南到北陆续展开,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特别是去年克服疫情灾情、国际粮价剧烈波动和农资价格高企等多重不利因素,再夺丰收,为稳预期、稳物价、稳信心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把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放在首位,要求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要集中必要资源力量和手段,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一千亿斤一个台阶,就意味着到1.4万亿斤以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说。
提产能大豆玉米是关键。“近年来,受疫情、国际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冲击,我国粮食与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面临一定挑战,特别是食用油等对外依存度较高。在此背景下,提高这些产品的国内产能就显得非常迫切。”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韩一军说。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唐仁健表示,将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多油并举来扩面增产。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保障粮食安全,在措施上重点要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重点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
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到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占我国19.18亿亩耕地的一半以上。
“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2年强调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首次将‘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写入其中。”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郭军说。
郭军表示,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要建好,还要用好管好,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坡耕地综合治理。
同时,还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加快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提高单产,逐个品种拿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唐仁健说。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经迈入世界第一方阵。核心种源和新品种培育、底盘技术、丘陵农机等领域都取得了阶段性突破。部分原创科技成果领跑世界。
“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应该在政策机制上创新突破,积极吸引集聚国际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团队、资源等创新要素,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全球科技资源,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
健全机制保障调动两个积极性
提高粮食产能还要“强政策”,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调动和提升农民种粮和主产区抓粮积极性。
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逆势夺丰收,离不开一系列超常超强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其中,中央继续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三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合计发放400亿元一次性补贴,比2021年翻了一番;增加产粮大县奖励,扩大轮作资金规模;安排70亿元支持夏粮促壮稳产,安排100亿元支持秋粮抗高温干旱,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稻谷补贴,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
“以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扶持政策体系来保障种粮农民的生产成本,让农民种粮不吃亏;以逐步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让主产区抓粮经济上得实惠。”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慧说。
此外,唐仁健表示,今年继续把经国务院同意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下达各省(区、市),分品种压实种植面积。严格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以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