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字新技术,提升应急物流管理水平
作者:王涛(西北工业大学全球治理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应急物流体系对应急保障能力将产生直接影响。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突出表现为救灾储备中心布局有待完善,对灾害快速响应能力不足;救灾初期容易出现物资不足,后期则容易出现供应过多,难以有效掌握应急物资的生产、分布和需求。为此,我国应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新技术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物流保障能力。
依托区块链构建应急物流指挥平台
重大突发事件中,应急物流存在响应速度慢、溯源难、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不仅影响救援速度,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物资供应商、政府管理机构、捐赠者、慈善机构和受赠民众之间的矛盾。
区块链是多边平台经济下的产物,其去中心化的数据结构能够有效解决应急物流管理中物资供应商、政府管理机构、捐赠者、慈善机构和受赠民众等主体之间互相陌生且缺乏信任的问题。为此,建议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能够追踪、溯源的应急物资调度管理平台,实现物资统筹管理和有序调度。在技术上,区块链具有实时记账功能、信息公开透明,且在应急数据管理上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以及时间戳能力。应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我国应急物流管理,无论从前端应急物资的生产、采购、储存,还是到后端的运输、中转、配送以及逆向物流等各个环节,都能实现应急物流全程的可追溯,保证应急物资质量。在内容上,应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智能应急物流管理系统作为政企联通的紧急运输调度指挥平台,平台包含物资信息记录、物资供需管理和物资调度管理三个子平台。经过区块链防伪认证后,企业进入智能应急物流管理系统的供给模块,根据物资需求方录入的需求信息,供给匹配模块通过智能合约进行自动匹配,将相应的物资信息发送到调度管理平台,网络配送优化模块计算出最优配送路径。整个环节的数据信息会全部都记录在区块链的各个节点,由各个节点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整个应急物流环节高效有序进行。
运用物联网完善应急物流保障体系
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且基本上是在缺乏信息技术支持的背景下创建的。在处置SARS疫情、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新冠疫情等公共突发事件中,逐渐暴露出应急物流管理协同效率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由于信息化程度低导致物资需求、运力调配、指挥协调、信息对接等事项难以获得高效的协同。完善我国应急物流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通过信息共享、环节衔接实现对各个环节之间的资源进行平衡和调度,提高我国应急物流保障的能力和效率。
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够对应急物流各环节之间的资源进行平衡和调度,实现应急物流管理协同效率的整体提升。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是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或者局部网络等通信技术将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品以特定的方式联系起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将物联网技术运用于应急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中,能确保整个系统中每个环节之间都能够紧密衔接,保证物资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以及配送等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对海量静态和实时动态应急数据进行分析、精准测算和全局优化,可科学就近调度和合理分配各类应急资源装备,快速智能地匹配服务应急救援实际需要,为国家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提供决策分析支持。对物资进行可视性跟踪和溯源,并且对运送物资的车辆进行导航和定位,可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及时到达物资需求端,保证应急救援活动顺利进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