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卷!国企改革三年“大考”收官:更“活”更优更足
2020-2022年,一场历时3年的改革行动在中国国有企业上上下下展开。如果将它比作一场大考,“考生”有超8万户企业,资产总额300多万亿元,其中的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70%。
如今,大考答卷交出:改革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推动国资国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折性变化。
经营机制更“活”
“一大批活力迸发、动力充足的现代新型国企正在形成”
“不轻松”“充满挑战”“考验勇气和担当”,谈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不少企业负责人感慨过程不易。
回头看,为什么需要这样一场改革行动?
“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必须发展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彭华岗说。
长期在市场的风浪中搏击,国企自身对改革的必要性有切身体会:“企业发展倒逼改革”“不改革,那就不是简单的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大家都在发展,只有你步子更快,才能缩小差距”……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发出深化国企改革的动员令。但是,全国各级国有企业超8万户,所处行业领域不同,发展年限和水平实力有差别,特色各异,改革如何发力?怎样确保落实?
改革之初就已明确,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实践中,改革行动细化为一项项任务台账,各有关部门、地方、中央企业共形成近1.7万条“待办事项”,为改革行动拉出清单。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强活力、提效率,转换经营机制都是重点。
2015年前后,中国化学工程一度陷入困境,生产经营状况举步维艰。改革开出的“药方”之一,就是突出全员业绩考核,加速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
“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三能”)机制成为中国化学工程改革发展的着力点。2018年以来,集团总部压减编制近15%;集团党委管理的干部中,52%的新提拔干部通过公开选拔方式任用;工资分配与考核强挂钩,子公司主要负责人收入差距倍数达7倍,实现“上岗靠竞争、收入比贡献”。
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目前,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在全国国有企业深入推进。与2020年底相比,开展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各级子企业比例从23%左右提升至99.6%以上,覆盖全国超8万户企业、22万人。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广大国有企业形成了多劳多得、争先创优、有为才有位的浓厚竞争氛围,许多传统老国企焕发了新气象,一大批活力迸发、动力充足的现代新型国企正在形成。”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说。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较2020年分别增长18.7%、26.3%,2022年国资委监管中央企业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较三年行动之初增长32.5%。
布局结构更优
“国有经济竞争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净利润创新高”“业绩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稳居行业第一梯队”,2022年,中国中化旗下多家公司取得亮眼成绩,集团整体实现营收1.2万亿元,同比增长7.1%。
发展成绩见证融合实效。2021年3月,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实施联合重组,中国中化这艘资产总额超万亿元的化工“航母”正式起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多家企业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的浪潮中乘势而上。
——一批重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成功实施。先后完成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鞍钢与本钢等4组7家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新组建和接收中国星网、中国稀土集团等8家中央企业,推动电力、检验检测、医疗等领域30余家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项目;全国省属国有企业116组347家实施重组,开展专业化整合2150次。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70%,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有效巩固。
——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步伐加快。国务院国资委分两批遴选16家“链长”企业,在重要行业、关键领域进行布局,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3年来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营业收入占比达到35%以上。
——推进瘦身健体、突出主责主业成效显著。“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两资”(低效、无效资产)清退既定任务基本完成,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3066.5亿元,增值234.1亿元,中央企业从事主业的户数占比达到93%。全面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
——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扫尾。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1500万户“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分离,1900个教育机构、2525个医疗机构深化改革,173.2万名厂办大集体职工安置和2027万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完成比例均达到99.6%以上,历史性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社企不分的难题,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竞争创造了更好条件。
“通过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国有企业战略支撑作用有效发挥,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翁杰明说。
科技范儿更足
重研发创新,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挺进深海!2月1日,“深海一号”二期工程表层喷射作业圆满完成,这是国内单次最大规模的批钻式喷射作业,对保障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成功开发运用3项世界首创、13项国内首创技术,攻克几十项行业技术难题——作为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自诞生之初就满载硬核科技实力。
从“深海一号”到中国空间站,从高速磁浮到国产大飞机,三年行动期间,国有企业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国企科技范儿更足了。
越来越多国企意识到“创新,对企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三年行动期间,创新激励政策“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实施科技研发投入在业绩考核中全部视同利润加回、重点核心研发团队工资总额单列等政策,加大对国企科技创新支持,全面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
中海油设立1亿元科技创新专项奖励金,全面推进以项目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机制改革,在团队组建、资金使用等方面赋予项目长更大自主权;中国建筑设置专项科研经费,与外部高校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国中车创新科研人员业绩评价和薪酬股权激励机制,在2021年首届中车科技创新大会上奖励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团队、创新英才5881万元。
“改革创新是中车发展制胜的绝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法宝。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创新。”中国中车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国企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加大。中央企业2022年研发投入经费超1万亿元,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与2019年相比,2021年209户“科改示范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6.5个百分点,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增长69.5%。
对近80万名国资国企职工开展的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调查对象认同三年行动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改革意识、创新理念、精神面貌和干事创业热情。有国企负责人感慨:“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冲开了一个个阻碍发展、束缚活力、抑制创新的藩篱,为高质量发展积聚强大势能。”
“国企改革永远在路上。”翁杰明说,要围绕更高质量效益和更强国际竞争力,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记者 李 婕)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