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海岛”,守护灯火长明(暖闻热评)
【人物】“海岛”电工赵儒新
【故事】在安徽省金寨县响洪甸水库,赵儒新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在水库中的“海岛”上进行电力保障工作,一干就是32年。对于海岛、小岭等12座小岛上237户居民的生活需要,他都全天候“待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奉献中,赵儒新守护着电力线路,也守护着岛屿和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
【点评】
赵儒新家里有一样“必备品”——酒精块。夜幕降临,氤氲升腾的饭菜热气等候着时常晚归的赵儒新,而用于保温的酒精炉里,酒精块已经换了好几个。在水面穿梭、往来“巡守”,是赵儒新的日常生活,也是他32年来未曾改变的坚守。
“海岛”不在海上,它是响洪甸水库一座岛的名字。1958年建成蓄水后,水库6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零星分布着七八十个岛屿,环岛建有1条4千米长的10千伏输电线路,东岛、中岛、西岛3个台区有6条12千米低压输电线路。在“海岛”上,赵儒新与电结缘,成为响洪甸供电所的一名农电工。这里是同事们口中全所最难干的供电区域:水库所有台区之间的交通都只能靠船,起初没有机械船时,从一个台区划到另一个基本上要1个小时。但在赵儒新看来,纵然工作艰苦而枯燥,也一点都不能含糊。他一遍又一遍地“巡守”着岛屿和电路,32年如一日。他用经年累月的敬业奉献,守护着万顷碧波上的长明灯火。
在“海岛”做电工,需要穿越不可控制的风浪、应对难以预料的危险。一次在水面抢修断线时,一阵大风把电线刮到船篷上,赵儒新连人带船被掀进水里,船就压在头顶上。“想想都后怕!”但赵儒新从未退却,不仅当好了乘风破浪的电工,还成了岛上居民的“家人”。无论酷暑寒冬,只要岛上居民有用电需求,他再忙也随叫随到;每到逢年过节,他都会帮岛上不便出行的居民采买生活用品……驾驶着自己的小船,照顾着岛上的“大家”,赵儒新用自己的不辞劳苦、风雨无阻,给237户居民安居乐业的生活送去助力。
“人民电业为人民”,从老一辈电力人徒手登杆,使用油毡纸、绝缘杆等工具带电作业,到在三伏天穿着密不透气的绝缘服在斗臂车中挥汗如雨……这是电力人代代传承的服务宗旨和始终不变的价值追求。从23年扎根抢修一线,参与抢修排险4万余次,做到检修零差错、安全零事故、服务零投诉的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桥东供配电中心供电抢修一班原班长赵庆祥,到在距离地面近百米高度的电缆上作业、每年野外作业时间超过200天的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兴义供电局作业员龙福刚……千家万户温馨璀璨的灯火背后,有无数电力人在默默坚守、倾情付出。
劳动最美丽,奋斗最幸福。无论是守护城镇乡野点点光亮的电力人,还是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的供暖人,抑或是起早贪黑、往来奔忙的快递小哥,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坚守岗位、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为美好生活添砖加瓦。千千万万奋斗者的付出和创造,必将汇聚成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洪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