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新材料实现视神经最长距离再生

发布时间:2023-03-01 09:51:00来源: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27日从首都医科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李晓光团队在暨南大学苏国辉院士团队指导下,联合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团队,利用生物活性材料(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壳聚糖)促进成年大鼠完全离断的视神经长距离再生,并恢复视觉功能,从而成功修复成年大鼠的视觉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旗下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上。

  论文第一作者刘晓博士介绍,该生物活性材料能在生理温度下持续释放睫状神经营养因子长达12周,为受损伤的视神经长期提供营养支持。

  “我们借助神经示踪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发现,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壳聚糖能促进视网膜节细胞轴突长距离再生,视神经再生距离约为18毫米,是目前此领域研究报道的最长距离。”论文责任作者之一杨朝阳教授介绍,科研人员通过视觉电生理及视觉功能检测发现,新生的视觉通路能够执行视觉功能,并且该新型生物活性材料对视网膜节细胞也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王宁利认为,视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此研究对临床修复视神经损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新型生物活性材料也有望运用于青光眼的治疗中。

  对于该研究在视神经再生模型中完成了神经元轴突的长距离再生,苏国辉院士表示:“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再生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应尽快向临床转化,希望未来能让失明患者重见光明。”(实习记者王怡)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