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密码工程技术人员:让数据“可用不可见”

发布时间:2023-03-16 10:20:00来源: 经济参考报

  早上九点,黄熹之走进办公室,一边查看新出的密码文献,一边和同事讨论尚未完成的产品。

  随着我国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以及数据交易需求不断上升,黄熹之所从事的“密码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新职业也发展壮大。相关机构预测,预计至2025年,我国隐私计算市场将达到145.1亿元,相关技术人才需求将更旺盛。

  推动数据大规模安全流通应用

  “我们的工作就是基于密码学,把需要保护隐私的明文数据进行‘加密’,使用公开的密码学算法或协议,对数据在密文状态下进行协商好的运算。除了最终的运算结果外,任何一个参与方都无法获得其他人隐私数据的信息。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进行训练AI模型等,不用担心信息泄露的风险,从而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谈及自己的工作,作为密码工程技术人员的黄熹之很骄傲。

  “我大学就读于清华大学的自动化系,2019年大学毕业校招时了解到密码工程以及更细分的隐私保护计算行业,这种类似‘智力竞赛’的工作,我很感兴趣。”黄熹之说。

  他介绍,日常工作主要是学习最新的算法和协议,然后结合业务需求,不断开发出新的隐私保护计算功能,并使用这些功能制作出相关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现代密码工程已经渗透进各行各业,具有多种分支。作为密码工程的一种应用方向,隐私保护计算通过密码算法、硬件加速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组合成的整体系统,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用不可见”的加密状态,为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打下基础,搭建起大数据产业的坚实“底座”。

  数据交易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密码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的兴起和壮大与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密码工程技术人员2022年被人社部增设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是指从事密码算法与协议实现、密码设备和系统研制、密码产品检测与认证、密码服务系统设计建设、密码标准编制、密码管理、密码专业技术培训咨询的工程技术人员。

  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

  “数据交易当前仍以点对点的方式为主,交易规模相当可观,如商业银行每年数据采购金额就超过百亿元。然而,点对点交易模式仍存在规范程度和交易效率较低的问题。密码技术有助于解决大数据时代面临的信任问题。”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魏凯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基于密码学的隐私保护计算技术正加速在政务、金融、电信、医疗等多个领域落地。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隐私计算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隐私计算市场规模为4.9亿元,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145.1亿元。根据咨询机构Gartner数据显示,到2024年,隐私驱动的数据保护和合规技术支出将在全球突破150亿美元以上,即达到千亿人民币以上。

  国务院2022年发布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文件,多次强调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对于我国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为我国大数据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明确的发展目标。2021年底出台的《“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也明确了未来五年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的行动纲领,提出到2025年,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

  产业发展带旺人才需求

  “我刚入行工作那年,业内涉及数据交易概念的工作岗位还不多。这几年市场对密码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比如我所在的公司,相关技术团队已经从2019年的三四十人增长到现在的上百人,团队的主要成员大多来自各大高校的密码学或者计算机等专业。”黄熹之对行业的快速发展深有体会。

  黄熹之在华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工作,公司首席密码架构师兼副总裁李艺告诉记者,近年来,很多行业积累了大量优质数据,但相关的法律和规定对数据流通有严格的限制,对数据价值合规挖掘的需求助推了密码工程行业快速发展,也催生了对密码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

  智联招聘发布的《十大前沿数字技术人才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1-8月,隐私计算技术岗位招聘规模同比增速达到78.8%。

  “在可预见的未来,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将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机融合,更安全和高效地推动数据大规模流通。”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此前发布的《数据要素化100问:可控可计量与流通交易》指出。

  谈及未来,黄熹之表示乐观,“在我看来,国家对于数据使用交易的管理规范越来越严格,对保证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隐私保护计算等技术需求也将越来越旺盛,更多从业人员将助推大数据产业更上一个台阶。”(记者袁小康)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