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如歌沙坝村(逐梦)
作者:夏 青
每隔一两个月,汤国强就会到沙坝村走一走、看一看。他是贵州遵义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的前任驻村干部。尽管2021年就结束了驻村生涯,但用他的话来说,在村里待的时间长了,不回去看看,心里总觉得空荡荡的,不踏实。
在凤冈县文化旅游局见到汤国强时,他正坐在办公桌前整理民间歌谣,民歌、山歌、哭嫁歌……这些都是他和同事们一起深入到全县的乡村收集而来的,有些传承得较好,有些濒临失传。汤国强有一个愿望,把全县这些民间曲艺整理出版、留传下去。
汤国强现任县文化旅游局文化馆专职音乐干部、县音乐家协会主席、县民族乐团团长。2015年至2021年,单位派汤国强到凤冈县沙坝村担任驻村干部。从此,他一头扎入乡村振兴的文化建设中。
一
沙坝村文化底蕴厚重,民间文化种类繁多:高腔茶灯、喊山号子、傩戏、舞龙舞狮、花灯等,当地村民不光热爱民间文化,对中国的民族乐器也情有独钟,很多村民世代传承着民乐演奏的技艺。每到晚上和农闲时节,村民们会隔三差五地自发组织起来,聚集到村子里相对开阔的地带,拉二胡、吹唢呐、敲锣打鼓,开展各种文艺表演。沙坝村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可这里历来有白天耕作、晚上吹拉弹唱的风俗,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文化村和文明村。
驻村伊始,汤国强经过实地走访,了解到村里的文化现状和面临的发展瓶颈,开始探索沙坝村乡村文化提升之路。经过一番调研,汤国强和村里的干部决定从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建设文明乡风入手。
提升乡村文化,有很多棘手的难题。最令他头疼的是,沙坝村不少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都陷入了传承困难。
“高腔茶灯”曾是当地广泛流传的民间曲艺,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清乾隆年间。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一种集茶文化、歌舞、说唱于一体的民间戏曲。其唱腔以“吼腔”为主,高亢嘹亮,故此得名“高腔茶灯”。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许多更符合时代潮流和年轻人需求的艺术形式涌现,茶灯这种传统、古老的表演逐渐失去受众。再加上寨子里年轻一代纷纷选择去城里打工或安家,“高腔茶灯”落入后继无人的困境。
汤国强很是不甘心。他找到“高腔茶灯”第十四代传承人冯修荣,两人一合计,决定为“高腔茶灯”的重振开辟一条新路。一番奔走努力,“高腔茶灯”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高腔茶灯”要重振,还得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上这门古老的戏曲才行。汤国强和冯修荣把村里会唱“高腔茶灯”的人组织起来,成立四支演出队。汤国强多次带领演出队参加省、市、县的各种会演和比赛,屡次获奖。2018年,“高腔茶灯”的精彩演出荣获贵州省“多彩贵州”(民族民间类)大赛二等奖。
就这样,这门古老的曲艺再次回到人们视野中。村里学“高腔茶灯”的人逐渐多起来了,找冯修荣拜师学艺的不光有中老年人,还有年轻人。
一个新难题又开始困扰冯修荣:如何更好地教学和传承?汤国强把情况向县文化旅游局做了详细汇报,县里出资十二万元,修建了一座“高腔茶灯传承堂”。
传承堂位于沙坝村响水岩寨,穿过木质的院门,院中是一栋百年老宅。青瓦木墙,镂空的雕花木窗,宽敞的院坝可以容纳近百人在此演练。传承堂建成那天,四支高腔茶灯演出队集聚院里,敲锣打鼓欢庆了整整一天。
“高腔茶灯”的难题解决了,汤国强又马不停蹄投入到对“滩阳手工布鞋”的抢救性保护中。
“滩阳手工布鞋”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曾是当地广为流传的民间工艺,手工布鞋是全布料、纯手工做成,具有防潮、吸汗、防脚气的特点。2020年,在汤国强等人的努力下,“滩阳手工布鞋”成功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又找到村两委干部,成立合作社来统筹引领。全村会这门手艺的中老年妇女聚集在一起,利用农闲时节做手工布鞋,合作社回收布鞋,通过直播带货、线上线下等方式对外销售。
刘兴举是“滩阳手工布鞋”第七代传承人,他亲历了手工布鞋从辉煌落入低谷,再逐步走出困境的过程。头一年,刘兴举通过合作社销售出去两百多双布鞋。近几年中,村里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妇女参与到手工布鞋的制作中来。2022年,已经结束驻村工作的汤国强提议修建一所集教学、生产、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滩阳手工布鞋传承堂”,县里再一次采纳了汤国强的建议。如今,这所传承堂不光成为村里手工布鞋的生产基地,也是当地旅游的一大亮点。
二
驻村几年,汤国强经常听到村里人家传出乐器演奏的声音。二胡、竹笛、唢呐的乐音,在静谧的田野、山涧,格外婉转悠扬。
有一天傍晚,汤国强走访到一户农户家中,看到这家父子俩身上披了一张床单,正在院坝中忘我地练习舞狮。虽然没有观众,也没有喝彩声,父子俩依旧表演得格外卖力。这一幕深深打动了汤国强。他意识到,艺术已经沉浸到这些庄稼人的血液里,在他们憨厚的外表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热情的火。
可是,汤国强随即想到,这些村民都是各自在家演奏,没有一个协会、组织,也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村里空有良好的文艺氛围,却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看来得让村民们抱团发展才行。
其实,汤国强是省里小有名气的音乐家,喜欢作词、作曲和演唱,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在省里的文艺圈结识了不少朋友。汤国强几次三番把这些朋友请到村里,给村民们开展培训,提升专业演奏技能。随后,汤国强帮扶村民们创建了“沙坝民乐演出队”“沙坝二胡协会”“陈山舞龙舞狮表演队”“滩阳喊山号子表演队”等十四支表演队伍,全村十二个村民组都有了自己的演出队伍。村民们苦练内功的同时,也争取机会登上了省市县的演出舞台。更多的人关注到了这群朴实、勤勉的沙坝村村民。
从2017年起,村里连续三年举办了自己的民族民间吹打乐邀请赛暨春节联欢晚会。2018年,由沙坝村二胡协会会长、村退休教师王全泽作词,汤国强作曲,村民们共同创作并制作了歌曲MV《美丽的沙坝我家乡》,热情地宣传推介沙坝村的风光民俗、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后的民情风貌。
提起汤国强,王全泽说,他是我们村公认的“伯乐”,没有他,我们村的文化发展不会这么快,更不会这么好。
三
“你离开了城市/钻进了大山/时间一晃整整五年/习惯了这里的爬坡上坎……走村入户不论刮风下雨/面对村民你总是春风满面……”
最早读到这首诗歌《驻村干部》时,汤国强并不知道它的作者是一名残疾的农民诗人——黄德龙。
汤国强第一次见到黄德龙时,是一个盛夏的清晨,黄德龙正在地里打理自家的桑园。因童年患上骨髓炎,黄德龙右腿截肢,十指严重扭曲变形。如今他独自种了五亩桑园、三亩辣椒,养了三十多只鸡。白天在地里劳作,晚上读书、写诗、写散文。他从十七岁开始尝试文学创作,至今坚持了整整三十年。
汤国强意识到,支持黄德龙进行文学创作倒在其次,当务之急是解决他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从那以后,汤国强多次向县残联、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询问贫困户黄德龙的情况,又向县文联推荐了黄德龙的优秀诗歌作品。很快,县里的领导来到黄德龙家,为他送去各种生活物资,帮他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难题。县电视台还制作了一期黄德龙的访谈节目,激励他的同时,也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黄德龙给我的印象是爱笑,他笑起来,总让人想起人间四月洒满山麓的阳光,阳光里草木葳蕤,田野返青,丘陵峡谷间到处都蕴藏着希望和生机。
世代传承的耕读风气,让这个村子涌现出一大批农民诗人、农民书法家、农民画家。他们白天在地里埋头苦干,夜晚回到家,用诗歌、书法、绘画记录下生活的种种感受。汤国强在他的驻村日记里这样写道:“虽然这些文稿不是很专业,但却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抒发了这群山里人对自然的感恩,对幸福新生活的礼赞和讴歌,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我不指望他们的作品能登上多高的平台,我只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喜欢他们……”
学音乐出身的汤国强对文学创作并不在行,他开始四处奔走,寻求帮助。汤国强找到市、县文联,邀请作家、诗人、画家、书法家、摄影家到沙坝村举办读书活动,开展写作培训、摄影绘画培训。
接着,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村民们相继创建了“沙坝村民间文化学会”“沙坝村书法协会”等文艺协会,培养出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诗人三十九名、农民画家五名、农民书法家三名,创作了《春风拂过如诗的田野》《用农具在春天写诗》等作品。
汤国强还积极与县文联主办的文艺刊物和微信公众号取得联系,推送出沙坝村部分民间文艺创作者的优秀作品。2020年,村里自己的民间文化学会公众号诞生了,村民们饱含乡土气息、朴实无华的文艺作品有了亮相的“舞台”。
四
2021年9月,汤国强驻村期满,村民们满是不舍,自发为他举办了一场欢送晚会。晚会上,村民们各显身手,吹拉弹唱、写诗作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于这位“伯乐”的感激之情。
汤国强离开村子时,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秋天。那一天,远处群山逶迤起伏,蔚蓝的天空一碧如洗。汤国强在驻村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乡村文化振兴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助推乡村文化繁荣、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我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这些村民心底的善良、淳朴、知足、感恩、奋进。”
在离开村子的这个秋天里,他不仅看到了金色的收获,仿佛也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春天……
版式设计:汪哲平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